本论文主要是针对太巴塱部落阿美族的“pasafa”为研究主轴,pasafa是一种仪式,同时是一种过程,若以仪式或过程而言,势必从部落现有的祭典活动来探触,但现存的祭典仪式,大多不再举行,只能从ilisin(现称的“丰年祭”)或misalalawcan(简称“捕鱼祭”)这两祭典观察。

笔者本身是当地的阿美族人,参与部落的ilisin也只有两年,对于部落所知有限,因从小生长在部落,对于部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实际参与与部落长者进行访谈,虽无法得知传统的pasafa概念,从老人家的言谈间,与现行的祭典仪式来了解pasafa相关的事务,借由亲身参与部落仪典,以及部落长者所言的传统祭仪,交叉比对并将记录,建构太巴塱部落pasafa的概念。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 绪论,内容,前言、问题意识研究限制、研究方法与呈现、

研究目的与架构;第二章 太巴塱部落,是本论文的田野背景,有部落现况、部落的迁移史、太巴塱部落传统领域内的聚落;第三章 太巴塱部落传统的祭仪,探讨欲pasasfa的青年接触的部落祭仪,edaw直译为“竹占”、部落祭仪有ilisin、misaorad、mifahfah、misacidal、miwatid、sitelis等;第四章以现行尚在举行的部落大型祭典仪式活动,分别为“ilisin”与“misalalawcan”两大项祭仪活动,做为本章的主要论述内容;第五章是结论。

本论文的研究发现,现行的“pasafa”虽不及传统的“pasafa”,但可看出部落延续的活力依然持续著,pasafa就仪式而言是一小“点”,对于青年个人而言是“线”段,部落整体而言,它是“面”,由“点”至“线”再到“面”它是一连串的活动。对于部落男性,pasafa是在部落学习的开始,也为日后部落事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