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结构
中国节能是我国环保材料和信息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微结构光学材料、智能玻璃的开发应用填补了国内同类产品的空白。下属万润股份(股票代码:002643)专注于功能性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高端TFT液晶信息材料和高端沸石环保材料产品供应量位居世界前列。 中国节能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沸石系列环保材料生产技术和最大的生产能力,占全球市场份额30%以上,是全球重要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生产商的核心合作伙伴,开发MA、VZ、ZB等多个新型尾气净化用沸石系列环保材料,可以满足在欧VI标准及同级别标准柴油汽车尾气处理需求
材料化学既是材料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又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明显的交叉学科、新兴学科的性质。本专业所依托的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是首批国家重点学科,2001年再次以位列全国同类学科前茅的成绩被评为国家级重点学科,是我国首批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 材料化学专业有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教育部新世纪人才4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北京科技大学422高级引进人才3名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充斥到社会各个角落。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机器人、家用电器、自动售货机、手机、电脑以及各类传媒载体纷纷开始了“触觉革命”
据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网站消息,该校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合作,开发出一种属性奇特的纳米超材料,该材料被加热时能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发光。这一成果有望推动太阳能电池产业的革命,带来能把辐射热转化成电能的热光伏电池,在黑暗中收集热量来发电。 ANU物理与工程研究院的谢尔盖·克鲁克说,新的超材料克服了一些技术障碍,有助打开热光伏电池的潜能,预计能使热光伏电池的效率超过传统太阳能电池的两倍
1.CTLA微波介质陶瓷性能优化与微结构调控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万元,2018.01-2020.12 2.BiFeO3外延薄膜挠曲电效应调控及其对磁电性能增强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3万元,2015.01-2.17.12 3.共振隧穿铁电隧道结巨TER效应与存储特性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3万元,2016.01-2018.12 4.光伏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湖北省经信委,200万元,2013.01-2015.12。 5.具有通体纹理高性能建筑陶瓷关键技术研究,湖北省科技厅,100万元,2018.01-2019.12 6.硅片生产工业滤渣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发,湖北省科技厅,200万元,2017.01-2018.12 20. 室温型热释电红外探测器阵列界面结构及特性研究(2008CDA001),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万元,2008.01-2010.12; 版权所有 2013 章天金教授课题组 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18新利官网登录4001#
冯岩,男,汉族, 2019年6月于燕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博士毕业,主要研究方向为凹凸板结构静动力学特性研究及应用。2013年至2019年硕博连读期间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动态辊缝的连轧机主传动系统扭振机理研究”、燕山大学青年教师研究计划A类“树脂胶结面性能对复合板屈曲和振动特性影响的实验与数值研究”等。已经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检索1篇,EI检索2篇
炭黑650是一种高分子黑色炭素材料,它具有优异的耐火性能、抗热性、导热性和导电性,广泛应用于电子、冶金、化工、机械、建筑等行业。炭黑650可以提高产品的耐热性,减少熔化温度,降低热容量,改善产品的热储能性、耐热性能和密度,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确保持久、可靠的运行性能。 炭黑650具有高热稳定性,高耐热性,高分子量,低毒性,低污染性,可以抗酸碱,抗热震,不易腐蚀,易清洗,降低温度,提高耐热性等特点,是最优质的炭素材料
本微纳光学科研团队目前包括王晓勇教授、张春峰教授、张勇教授、姜校顺教授和吴雪炜工程师,均有多年的海外求学或科研经历。团队成员分别属于物理学院及新成立的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目前的科研方向主要集中在用时间分辨超快光谱、单分子光谱、非线性成像、微腔调控等光学手段来研究各种受限量子体系(包括量子点、量子线、碳纳米管等)、微纳结构(光子晶体、两维周期结构晶体、光学微腔、多结构复合体系等),以及有机/无机半导体材料的光学与非线性光学特性,并探索其在新能源、光电子器件与量子信息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2018年10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德国弗劳恩霍夫材料微结构与系统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与上海低碳技术创新功能型平台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德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中德绿色化工与功能材料论坛旨在建立一个绿色技术及其解决方案的交流平台,尤其是在政府支持下促进产业、学研与金融投资的有效融合并形成相应的技术联盟,由此推进和实施低碳技术创新及其解决方案,促进中德乃至中欧的重大技术示范与产业合作。 本次论坛由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孙予罕研究员担任会议主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上海高研院、松江区科委等相关领导出席了本次论坛。会议吸引了壳牌、埃克森美孚、英国石油、道达尔、巴斯夫、沙特基础工业、美国空气产品、法液空、西门子、福依特等跨国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神华、鞍钢、陕煤、潞安、阳煤、华谊、东华科技、浦景、巨鹏生物等国内能源企业,以及联和投资、绿色技术银行等金融机构参加本次会议
3D激光打标的出现是激光打标领域的一次重大跳跃它对加工对象的表面形状不再局限在类平面上可以扩展到三维立体表面实现对三维曲面物体高效率的激光图文打标和表面微结构制造。 由于3D打标可以迅速的改变激光焦距和激光束位置因此以往2D不能实现的曲面打标成为可能。使用3D打标以后在光投射范围的圆柱打标可以一次完成大大提升了加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