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actions
讲座结束后米据生、胡清华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互动,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 胡清华,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天津市机器学习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粒计算与知识发现专委会副主任,SCI一区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Fuzzy Systems》和自动化学报的编委
董晓明,工学博士,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电力行业专家,IEEE Member;清华大学博士后,南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运行与分析;承担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国家电网公司、南方电网公司横向科研及软件研发项目;发表SCI&EI论文30余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SCI论文10篇);目前为“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等国外期刊,以及“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国内学术期刊审稿专家。 研究方... More+
5月29日,应开火车大满贯的水果机邀请,广西大学梁俊斌教授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为我院师生作了题为“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学术报告。报告会由开火车大满贯的水果机副院长冯岩教授主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院部分老师、研究生和2017级物联网本科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会上,梁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经历,阐述了自己针对物联网领域相关研究的宏观认识和方向把握;接着,分别以自己目前正在承担的省重点研究课题和省重大发展计划项目为例,详细介绍了当前物联网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城市自来水管网中的水泄露问题、智慧医疗中临床医疗设备的联网与数据共享问题等,并讲述了其所在科研团队针对这些问题拟采用的解决方法;最后,梁教授详细解答了与会师生提出的多个相关问题
谭园园,女,博士,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3年1月毕业于东北大学系统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13年01月至2015年01月在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工作,2015年2至今在沈阳工业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于11月21日晚7点 在我校“从之厅”举办了科技文化节系列活动暨笃行讲堂第87期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国际著名生态建模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才、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理信息科学首席教授、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二级研究员岳天祥作了题为《生态环境曲面建模基本定理发展及其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 本次报告由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副书记、副院长费志勇主持
报告摘要:智能汽车的运动决策指的是根据感知认知结果,决定未来中期和短期的车辆运动计划。我们从单车自主、多车互动和集群协同、结构化道路场景和非结构化道路场景、驾驶安全和交通效率等不同角度分析了近年来的智能汽车的运动决策和轨迹规划相关研究进展,并介绍了我们的多个最新研究成果。 主讲人简介: 李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世华教授分别于1995年、1998年和2001年获得东南大学学士、硕士及博士学位。自2001年起任教于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现为东南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及副院长、江苏省自动化协会秘书长。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建模和非线性控制理论(非平滑控制、滑模控制、扰动抑制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及其在机电系统(如运动控制、汽车发动机控制、机械手、机器人和电力电子系统筹)中的应用
物联网掀起了信息产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必将推动产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变革。只有抓住物联网的发展机遇,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才会上升到更高层次。从目前的趋势来看,物联网会得到四个方面的发展助力,如图12-3所示
实际工程中,描述系统动态的偏微分方程常具有动态边界条件,形成由偏微分和常微分联合作用的PDE-ODE系统。针对具有动态边界条件的两类不确定偏微分方程系统:反应-扩散方程和波方程,分别给出相应的不确定补偿办法和控制设计方法。具体地,首先,给出了不确定反应-扩散方程自适应动态补偿技术,波方程基于调节条件的自适应补偿技术
近期,实验室关于场景识别任务的论文被IEEE TIP接收。IEEE TIP的全称是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是计算机视觉和图像处理领域的国际期刊之一,2020年SCI影响因子为9.340。论文信息如下: 对于场景识别任务,在场景图像中探索内在的空间结构是一个关键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