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今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朱美芳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发稿时间:2020-05-18浏览次数:10 报告人: 王建民,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7年毕业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应用物理系, 1995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获博士学位,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 百人计划” , 2003年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曾获德国A.V. Humboldt基金, 在Tuebingen大学、 京都大学、 以色列Tel Aviv大学工作
5月24日(周四)下午在梁林校区1号楼506学术报告厅,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陈道勇来我院作题为《具有复杂结构的单分子组装体的精确构筑》的学术报告。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8年);2011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及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各一项(第二获奖人),担任《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化学通报》编委。1991年和1994年在中国科技大学分别获理学硕士、博士学位
从1988年即开始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及功能生物材料引导组织再生与创伤修复方面拥有许多创新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80余篇
混合现实技术旨在将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融合起来,既可将现实环境信息接入虚拟环境来增强虚拟环境的真实性,又可将虚拟环境融合到现实环境中来增强用户对现实环境的感知,它涵盖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二大技术,是当前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将首先介绍混合现实技术的研究背景和面临的挑战,然后简介我们在场景几何物理建模、逼真呈现、实时空间定位融合等关键技术和系统方面的工作,进而重点介绍我们在虚拟景物的几何物理表达和模拟、Shader优化与移动实时绘制、虚实环境的实时注册融合等创新技术,最后展望混合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鲍虎军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招生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 招生要求: (1)英语过四级,化学基本功扎实,每周能保证工作40小时;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纳米材料研究,在无机功能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表面改性与电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正在及曾经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该文件在9月16日的查询中发现 ,武汉大学的官方网站早在5月6日就发布了有关李洪亮被免职的信息,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和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主任。 近日,互联网上报道,参加“小学生饮茶与抗癌研究并获全国大赛三等奖”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洪亮被授予“全国大学生三等奖”。9月15日,他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学院院长一职中辞职,由武汉市基础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南京市动物模型创新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辞职
报告人简介:1986年和1991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1991~1994年,中科院遗传所工作。1994~1997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
一直以来,数学学院坚持人才强院,建设一流师资队伍,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专家学者。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员工130人(含博士后),其中教授31人(二级教授8人),7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教授、副教授及各类高层次人才占比专任教师的69.4%。 学院拥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人才13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全国首届高校百名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1人
报告人简介: 翟长海,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并先后评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首届青年长江学者及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担任国际生命线与基础设施地震工程学会(ISLIEE)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强震动观测技术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安全与防倒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局强震动观测学科组专家以及《世界地震工程》编委。以第二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