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今天要给大家介绍一所很有实力的985高校,是曾经的“四大工学院”之首,如今却要送一首凉凉给它,这所大学就是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简称”大工“,坐落于滨城大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重点共建,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学校1949年4月建校,是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前夕,面向中国工业体系建设亲手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时为大连大学工学院;1950年7月大连大学建制撤销,大连大学工学院独立为大连工学院;1988年3月更名为大连理工大学
从1988年即开始从事生物技术研究。在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定向分化及功能生物材料引导组织再生与创伤修复方面拥有许多创新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近年来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发表国际学术论文80余篇
1月2日下午,建工学院召开高层次人才和民主党派人士座谈会,包括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层次人才和民盟、民促、民建、九三学社民主党派与无党派人士在内的30余名老师和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参加了座谈会,会议由党委书记高春娣主持。 会上,许成顺副院长首先汇报了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进展和学科建设重点工作,随后大家围绕一流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展开了热烈讨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九三学社成员杜修力副校长表示,学科评估给学院进一步发展带来了强大动力,未来发展优势在于年轻人,根本在于人才培养,我们要牢牢抓好学科建设,同时也应清醒的意识到,一流学科建设任重而道远。并指出,在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上我们需“一要做到、二要写到”,要进一步梳理好各课程体系及培养方案,以“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主线,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双一流建设
混合现实技术旨在将虚拟环境和现实世界融合起来,既可将现实环境信息接入虚拟环境来增强虚拟环境的真实性,又可将虚拟环境融合到现实环境中来增强用户对现实环境的感知,它涵盖了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二大技术,是当前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将首先介绍混合现实技术的研究背景和面临的挑战,然后简介我们在场景几何物理建模、逼真呈现、实时空间定位融合等关键技术和系统方面的工作,进而重点介绍我们在虚拟景物的几何物理表达和模拟、Shader优化与移动实时绘制、虚实环境的实时注册融合等创新技术,最后展望混合现实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鲍虎军教授是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信息学部主任,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图形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武向平,男,天体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常委,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主要从事宇宙学的研究,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进行的"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科学实验。曾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奖励
招生专业: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物理与化学。 招生要求: (1)英语过四级,化学基本功扎实,每周能保证工作40小时; 主要从事无机功能材纳米材料研究,在无机功能纳米结构的控制合成、表面改性与电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系列成果。正在及曾经主持的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
该文件在9月16日的查询中发现 ,武汉大学的官方网站早在5月6日就发布了有关李洪亮被免职的信息,武汉大学动物实验中心主任和武汉大学ABSL-Ⅲ实验室主任。 近日,互联网上报道,参加“小学生饮茶与抗癌研究并获全国大赛三等奖”的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李洪亮被授予“全国大学生三等奖”。9月15日,他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学院院长一职中辞职,由武汉市基础动物科学研究院院长,南京市动物模型创新合作研究中心主任辞职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以我校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为基础,聚焦生物医学与电子信息深度融合的多学科交叉领域,在分子影像、神经影像、生物医学大数据等方向开展深入研究。1990年成立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全国首批获准试办的硕士点之一;1996年成立了生物医学工程系,隶属于电子工程学院,开始培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2006年我校以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田捷教授为学科带头人,成立了生命科学研究中心
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委会常务副主任。研究方向是自然语言处理,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4项、重要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2项
报告人简介:1986年和1991年在北京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和博士学位。1991~1994年,中科院遗传所工作。1994~1997年,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博士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