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
为做好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组织工作,进一步提高申报质量,11月2日上午,护理学院召开了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启动会。学院院长陈立、学院副院长李峰、学院副院长李昆及学院教师等参会,会议由副院长李峰主持。 会上,副院长李峰传达了学校科研会议精神,并就学院近三年国家自然基金申报情况、中标情况、教师发表文章情况以及2022年度有申报资质情况进行了认真梳理,指出了我院目前申报基金存在的问题
2002年,学士,威尼斯4531.com果树学专业; 2005年,硕士,威尼斯4531.com果树学专业; 2013年,博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植物学专业; 2005年到2008年,助教,蚌埠学院; 2013年到2014年,博士后,美国马里兰大学; 2014年6月起,教授,威尼斯4531.com园艺学院。 以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及生物信息学等手段,解析苹果耐旱的分子机制,并借助SNP芯片等技术开展抗旱苹果的分子育种工作。 利用正向遗传学,从拟南芥中分离、克隆了一系列参与植物耐温度胁迫、高盐、干旱等的新基因/小分子RNA,并鉴定了这些基因在植物耐非生物逆境中的分子机制
张铁山,医学信息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专业毕业,医学博士。原中日友好医院信息中心副主任,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基建处处长兼运营与信息部副主任。 兼任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理事,中国科协青年委员、中国卫生信息学会电子病历与医院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秘书长,北京医师协会医院信息化专家委员会成员,中国通信协会智慧医院专委会专家委员等
擅长: 从事孕产内科20余年,对妊娠合并内科疾病、尤其合并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有独到见解,熟悉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各种常规穿刺操作、内科疾病院前急救、中毒抢救等技术。 毕业于四川大学,硕士研究生,四川省生物信息学学会智慧医务分会常委,四川省妇幼医院等级评审专家库成员,成都市医疗服务质量评审专家库成员,成都市病案质控中心专家库成员。在SCI、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上海市预防医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为“研究院”)是上海市卫生计生委下属单位,是围绕政府公共卫生职能,开展应用性和应用基础性研究的公益性研究机构,是本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上海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办法》[沪人社专发(2009)45号]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现公开发布2017年度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招聘公告。 一、招聘岗位及职数 (一)公共卫生研究高级岗位,拟招聘数3
2022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招聘启事已发布,应聘者请于2022年10月14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报名(邮件命名为“应聘-姓名”)。北京公务员考试网小编现将其发布如下: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8年12月,研究院的使命是结合当今地球科学发展突出学科交叉和注意综合研究的特点,以地球系统模式及关键科学问题研究为基础,全球变化综合观测数据平台为支撑,人类活动与全球变化的相互影响机制为纽带,全球变化经济学为重点突破方向,开展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的集成研究,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科学研究中心和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为服务公共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治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应对全球变化与公共健康的挑战,研究院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优秀青年人才,具体如下: 2. 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正确的科技价值观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具有吃苦耐劳、严谨治学的精神、沟通协调能力; 3. 在国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博士学位; 4. 身心健康,年龄在35 周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不超过三年、进校后须全职在北京师范大学工作; 5. 具有全球环境变化、统计学、数学、生态学、经济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背景,有公共健康定量化、生物统计等研究经历者优先
自由职业工程师,现居日本东京。2011年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研究生院。辗转于几个创新型企业后独立,成为自由职业者
【本科】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生物技术)、国家生物学理科基地(生物科学)、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生物科学类、生物科学英才班、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类、食品质量与安全、【硕士】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析化学、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细胞生物学、肿瘤生物学、食品科学、食品科学 【本科】工业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资班) 【本科】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药物制剂、轻化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本科】制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化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生物科学、药物制剂、轻化工程、酿酒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药学院在科研布局上力求契合药学发展的新趋势,着眼现代药学的五大支柱—— 小分子、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疗法以及医疗器械,突破了传统药学专业的学科分类模式,在学科布局上瞄准一流、注重特色、强调学科交叉,围绕药学关键生物问题、药学关键技术研究、疾病研究与靶向治疗三个大方向开展药物发现及药学研究。涵盖了定量和系统药理学、药物基因组学、药物开发科学和医疗工程、靶点确认新技术、疾病模型、药物信息学、药物传递和制剂等当代药学研究的重要分支。 目前,药学院拥有一支由33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一流科研团队,几乎全部PI拥有海外一流科研院所的教育及科研背景,很多研究员入选国家人才项目,部分研究员具有宝贵的药物研发经验
首届创新转化医学信息学东方论坛暨第三届国际转化医学信息学会议(第一轮通知) 首届创新转化医学信息学东方论坛暨第三届国际转化医学信息学会议(ITBIOF2014 &ICTBI2014)将于2014年7月25日-26日在中国江苏苏州召开。国际转化医学信息学会议始于2012年是一个系列的国际型会议。会议为架起信息学和实验、学术和产业、国内学者和国外学者之间的桥梁,推动了基础研究向医疗应用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