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
这是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无人机照片,2022年12月15日摄)。 当地时间12月19日,为期13天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11处中国自然保护地入选
直播预告!5月24日,自然博物馆——带你开启生物多样性探索之旅!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期间,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将开展生物多样性大放送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指导,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等8家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共同发起。 即日起至5月28日,活动将通过央视频、科普中国等多家主流新媒体开展直播,连续推出城市公园、自然博物馆和热带雨林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故事,共同迎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召开。 5月24日(周二)上午10:00 还在等什么,大家快来围观吧~~~ (注: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均可收看直播;下载央视频APP,在央视频客户端参与互动还有精美礼品哟
评论资讯理论华人台湾香港澳门华媒视频丝路专题滚动| 【我在中国当大使】"我亲眼看到中国环保巨变看看北京的蓝天!" 摘要:谈起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成效,多米尼克驻华大使马丁·查尔斯感触颇深:“从2009年到2021年,我亲眼看到了中国环保的巨变。看看北京的蓝天!” 10月11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将在云南昆明开幕,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中的中国角色受到世界瞩目。多位驻华大使在接受海外网采访时讲述了他们眼中的美丽中国,表达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加强对华合作的愿望
新华社加拿大蒙特利尔12月19日电(记者黄垚 史霄萌)《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19日凌晨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 经过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近两周的谈判磋商,在大会主席国中国的引领和推动下,各缔约方在“框架”目标、资源调动、遗传资源数字序列信息(DSI)等关键议题上达成了一致。 COP15主席、中国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表示,历经4年,我们终于来到了旅程的终点
“2021 自然与艺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球艺术大赛”是为助力即将于10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而举办的艺术赛事。大赛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鼓励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真情和行动。 部分获奖作品欣赏 国内少儿组特等奖:《家园》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举行
几天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了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该书对当前的自然状况进行了最权威的评估。该报告发布了关于“2010-2020年全球20个生物多样性目标”的完成和进展的最终报告 ,并提供了经验教训和**做法。《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5》强调了采取行动减缓和遏制进一步损失的紧迫性 ,并强调了一些有效措施来帮助世界实现共识:到2050年“与自然和谐相处”
近日,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2年云南省地方标准重点项目制订计划,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野生动植物救护繁育中心等17家单位,牵头起草制定的31项林长制地方标准项目获云南省重点标准项目专项立项。 这是继去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发布了20项野生动物保护领域系列标准后,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再次积极会同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我省生态资源保护、特色乡土树种种苗培育、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修复、森林草原资源灾害防控、碳达峰碳中和、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和极小种群拯救和人工繁育等九大标准领域为核心,以突出重点、创新引领为原则,建立以标准体系为方法的工作思路,针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保护、林草固碳增汇、种苗繁育、草原灾害防控等瓶颈问题,共同开展林长制地方标准领域的制定,致力于支撑和引领我省全域绿化美化和林长制实施工作。 2022年以来,云南省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和省委、省政府标准化发展战略,紧紧围绕《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工作部署,科学谋划云南省林草标准化工作规划,在着力构建新型林草领域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管理和质量把关、加强林草标准的推广实施等方面作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动林业自主知识产权创新成果的应用转换,促进林草产业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日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针对自然的现状提供了最权威评估。 发布时间:3天前 阅读量:10043 评论量:0 收藏量:0 日前,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发布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样性展望》,针对自然的现状提供了最权威评估。这份报告就“2010—2020年的20个全球生物多样性目标”完成情况和所取得进展发布最终报告单,并提供了经验教训和**做法
今年2月5日,国家正式公布了最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这是32年来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名录的首次系统性更新。在“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即将在我国召开之际,公布实施新版《名录》,意义重大且影响深远。 与1989年首次发布的《名录》相比,新《名录》明显扩大了保护范围,共有517种(类)野生动物被新列为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对象,体现了应保尽保的原则
“2021 自然与艺术-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球艺术大赛”是为助力即将于10月在云南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而举办的艺术赛事。大赛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主题,鼓励人们通过艺术作品展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真情和行动。 部分获奖作品欣赏 国内少儿组特等奖:《家园》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BD COP15)将于2021年10月11日至15日和2022年上半年分两阶段在昆明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