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地
这是湖北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无人机照片,2022年12月15日摄)。 当地时间12月19日,为期13天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落下帷幕。会议期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宣布更新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11处中国自然保护地入选
3月8日,福州市水路运输事业发展中心接到城门水厂报告,反应水厂取水口附近水域发现藻类异常增多现象,可能影响水厂附近30万居民饮用水健康。福州市水运中心对此高度重视,9日上午便会同福州市环保支队和福建省环保质检中心前往事发水域开展调查。 现场,中心根据《福州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关要求,出动了海事业务骨干4名和海巡艇2艘,在城门水厂上下游水域进行巡航检查,开展污染源排查,并协助福州市环保部门对城门水厂取水口水源开展水质监测
美都西瓜苗无土栽培不同于普通露地种植,要求较多的前期设施投入,是一种高投入、高产量的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工厂化的生产模式,因此一些基础条件是必不可少的。 (1)大棚或温室等保护地设施。无土栽培需要能进行人工调控的小气候环境,大棚或温室生产设施是必需的基础
直播预告!5月24日,自然博物馆——带你开启生物多样性探索之旅! 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和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期间,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将开展生物多样性大放送系列活动!系列活动由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指导,科普基地管理办公室——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联合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自然博物馆等8家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共同发起。 即日起至5月28日,活动将通过央视频、科普中国等多家主流新媒体开展直播,连续推出城市公园、自然博物馆和热带雨林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故事,共同迎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中国昆明召开。 5月24日(周二)上午10:00 还在等什么,大家快来围观吧~~~ (注:扫描上方的二维码均可收看直播;下载央视频APP,在央视频客户端参与互动还有精美礼品哟
今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市林业局组织各县(市区)林业局和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湿地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宣传活动除常规的通过发放宣传折页、宣传展板展览、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海报和标语、车载广播、数字云服务宣传等形式的公众宣传教育外,参与活动的相关单位还围绕“湿地修复”主题开展包括技术培训、湿地植被种植、跨区域联合行动、多组织联合宣传等多种创新方式的宣传活动。宣传活动聚焦湿地保护与修复、湿地服务功能等科普知识,多渠道引导社会公众了解湿地和科学保护湿地,有效提高了社会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
Facebook 的隐私问题受许多人关注。近日有安全人员发现两个 Facebook 集成应用的数据集,这些应用不受保护地在 Amazon S3 服务器上存储。 研究人员通知了 Cultura Colectiva 和亚马逊网络服务部门,让他们知道数据公开曝光这件事
雪后阳光下,数千只飞禽在若尔盖花湖嬉戏翱翔。 尹钢 摄(资料图片) 10月19日,记者从四川省林草局获悉,国家林草局、自然资源部日前联合印发《全国湿地保护规划(2022—2030年)》。《规划》提出将实施30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其中包括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草原湿地水源涵养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
为贯彻落实中央及自治区的相关文件精神,科学划定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于4月下旬启动了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及五象岭森林公园自然资源评估工作。 4月22日,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组织召开了青秀山风景名胜旅游区及五象岭森林公园自然资源评估专家部门论证会。会议邀请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艺术设计学院沈守云院长、自治区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教授级高工谭伟福等区内外六位行业知名专家,以及市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市生态环境局等相关部门参加
英国著名生态学家德华·戈德史密斯说:“全球的生态环境恶化,可誉为第三次世界大战,大自然在崩溃衰亡,其速度之快已达到这种程度,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自然界将很快失去供应人类生存的能力。” 的确是这样,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变。一方面,在工业文明时代,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集中式的都市化生活,人们把大量的废弃物和排泄物排向了天空,撒下了大地,江河湖海变成了垃圾桶,环境污染问题由此而生,给地球的其他生物带来了许许多多的危害
1.播种日期:京津冀地区露地种植,春季2月1日至3月1日播种,夏季5月1日至6月30日播种。 3.水肥管理:施足底肥,种植过程中保证水肥充足,一水一肥,采收前5-7天停止浇水。 1.抗病性强,适应性广,每亩产量可达75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