赦罪
17 有一天,耶稣正在施教,几个法利塞人和法学士也在座,他们是从加里肋亚和犹太各乡村及耶路撒冷来的;上主的德能催迫他治病。 18 看,有人用床抬来一个患瘫痪症的人,设法把他抬进去,放在耶稣跟前; 19 但因人众多,不得其门而入,遂上了房顶,从瓦中间,把他连那小床系到中间,正放在耶稣面前。 20 耶稣一见他们的信心,就说:“人啊!你的罪赦了
后雨伞思考之七: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上) 透过逃避每个个体彼此的不同,形成大家都相同的假象,其实只是令合一变成负面的“没有纷争”,而不是正面的“合而为一”:我们不是学习如何在我们的不同中合一,而是如何可以回避敏感的话题,如何可以将彼此之间的“不同”扫进地毡下面。最后我们永远只能谈一些怎样都不会引起纷争的风花雪月。于是我们看似没有纷争,但我们其实只是“河蟹”掉我们的不同
或对瘫子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拿你的褥子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就对瘫子说:“我吩咐你,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可2:9-11) 瘫子起来行走这显然是一件神迹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管赦罪,水官解厄。三官的诞生日分别为农历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天被称为“上元节”、“中元节”、“下元节”
2.生活上的罪,如习惯上,贪心,欺骗,诡诈的手段夺取别人的财物,不守时,使别人受亏损。另外,烟,酒,赌,这些现代社会将之合法,但却是侵犯别人,吸烟叫别人也受烟害。 3.言语上的罪
【圣经灵修第229天- 使徒行传第10章第39-43节】 39 他在犹太人之地并耶路撒冷所行的一切事,有我们作见证。他们竟把他挂在木头上杀了。40 第三日, 神叫他复活,显现出来;41 不是显现给众人看,乃是显现给 神预先所拣选为他作见证的人看,就是我们这些在他从死里复活以后和他同吃同喝的人
布道家强调认罪悔改,难道不认罪就不得救吗?要怎样认罪? 认罪悔改乃是圣灵强调的道理。圣经计提及“重生”这事七次,“浸礼”二十次,但“悔改”却达七十次之多!这不是说悔改的道理比重生的道理更重要,倒不如说,因许多人不认识、或是不肯谦卑承认自己的罪,以致始终不能领会基督是救主的真理。(太9:12、13,提前1:15) 悔改是指内心对神态度的转变,认罪是因此而有的行动
使徒信经把基督教最基本的信仰重点简要地申明,可说是基督教最原始的信仰告白,成为历世历代教会的基础。本专辑希望能让信徒们看见这些教义对今天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盼望透过这个特辑,把正确的信仰连接上正确的生活。本专辑共12讲,由陈爱光牧师主讲
“蒙神喜悦的献呈” 陈少兰姑娘讲 ,宗易明弟兄记( 2019年3月31日) 弥迦书第六章是上帝藉先知弥迦向以色列全会众进行审判,指出他们敬拜流于表面化。我们都希望献上上帝喜悦的祭,要从以下三方面提醒自己: 弥迦先知用一个类似法庭形式来开审,人是被告,上帝是审判官,大山小山是陪审团。在近东地区,山有“永恒”的意思,因此上帝要大山小山来见证祂的讼词,目的是要人回转悔改归向上帝
引言︰基督徒的信仰生活,若是持续犯罪和持续认罪,是否可以呢? II. 在基督里,我们已是在恩典之下活着 (罗6:12-18) 总结︰“如今,那些活在基督耶稣生命里的人就不被定罪。因为圣灵的法则,就是那使我们跟基督耶稣联合而得生命的,已经从罪和死的法则下把我们释放出来。”(罗8:1-2)现代中文译本 1. 信主后,可否继续生活在罪里,好让上帝的恩典显得更丰富呢? 2. 在信仰路上难免犯罪,主的救赎和赦罪是否人只要承认一次错/认罪,就可长远有效? 3. 若是基督徒生命已属于主,如何使罪的捆绑和压制的力量减弱或消除? 4. 我们如何处理因犯罪而有担惊受怕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