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
湟源县隶属于青海省西宁市,位于青海湖东岸,日月山东麓,湟水河上游,是青海东部农业区与西部牧业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藏文化与汉文化的结合部,青藏铁路、109和315国道穿境而过,素有“海藏通衢”和“海藏咽喉”之称。2020年3月,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称号,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予以通报表扬。 西宁湟源:隐匿在大山深处的“打卡地” 近日,湟源县纪委组建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进一步夯实党风廉政建设基础,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基层“神经末梢”
单新建,男,汉族,196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中共党员,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地震学会大地测量与地震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数字地球学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理事。 主持行政工作,分管人才培养、发展规划、重点实验室、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工作
本文摘要:中新社西宁3月22日电(罗云鹏李楠)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是中国清洁能源大省,青海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22日在西宁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该研究院将致力于强化研究能力建设,充份相结合电网独有优势,前进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各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出产学研用一体的科研创意分享平台。青海太阳能理论装机容量平均47亿千瓦,大约占到中国的11%,是中国最重要的区域能源后半段基地和世界上大规模并网光伏电站最集中于的地区。 中新社西宁3月22日电(罗云鹏李楠)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是中国清洁能源大省,青海清洁能源发展研究院22日在西宁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立,该研究院将致力于强化研究能力建设,充份相结合电网独有优势,前进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各方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打造出产学研用一体的科研创意分享平台
据中央气象台网站消息,受冷空气影响,今晨东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南东部及广东北部等地降温4~8℃。受台风“北冕”影响,3日白天至夜间,台湾海峡、台湾以东洋面、南海西部海域将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 受冷空气影响,今晨东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南东部及广东北部等地降温4~8℃,气温0℃线位于陕西南部、湖北北部至浙江北部一带
2015年8月30日,DJI 大疆创新第二届“DJI 大疆创新开发者大赛”圆满落幕。来自University of Texas at Dallas(得克萨斯州大学达拉斯分校)和Penn State University(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美国队伍“UT-Dronefly”,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北航之星”,和来自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队伍“冰冻生态圈”分别斩获前三甲。冠军队伍获得了高达10万元的现金奖励,一些优秀学生还获得了大疆的实习及工作机会
兰州至合作铁路全线位于甘肃省境内,行经兰州市、临夏回族自治州和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南部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沿途多为藏、回等少数民族聚居地,自古是汉、藏文化交流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省统征办、临夏州国土局、永靖县相关领导、兰合铁路公司总经理和中铁二十一局集团兰合铁路项目部人员参会
7月21日,记者从兰州大学获悉,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理与地貌学家李吉均于7月21日凌晨2时7分逝世,享年87岁。 李吉均院士告别仪式定于7月25日(星期六)上午9时在兰州华林山殡仪馆怀仁堂举行。 李吉均1933年10月出生于四川彭县,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1956—1958年在兰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1962—1963年在北京大学地理系地貌专业进修,1984—1985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第四纪研究中心进修
中新网成都1月17日电 (记者 刘忠俊)记者17日从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生态环境局获悉,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在途经翁达镇旭尔沟村附近的色曲河流域时,意外拍到一只正在觅食的动物,经鉴定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爪水獭,这是当地*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爪水獭在冰面捕食的画面。 16日13时许,甘孜藏族自治州色达县政法委干部王建海途经翁达镇旭尔沟村附近时,发现并拍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爪水獭在冰面捕食的画面。“小爪水獭趴在一块冰上,正觅食着一条鱼,时而用力咬,时而在河上嬉戏
据中国新闻网记者报道,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过程中,在西藏北羌塘地块兽形湖附近发现典型的丘状生物点礁。经研究,该点礁时代为中泥盆世吉维特期,距今约3.9亿年。 2023年3月6日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相关研究成果在知名学术期刊《远古世界》(Palaeoworld)正式发表
起源于青藏高原东麓和我国西南地区的西南低涡,一直以来被认为是造成中国夏季半年暴雨的主要天气系统,其重要性仅次于台风。中国民航大学航空气象系教授刘海文和研究团队在首次发现西南低涡具有双核的水平空间结构以后,最近又联合中山大学吴珍珍博士、陈庭辉副教授以及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张文龙研究员,对2010年发生在四川盆地的双核西南地区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我国在西南低涡研究上的原创性、突破性进展。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科学前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