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课教师
为提升本校学生口说叙事、创新思考以及诠释表达之能力,特举办TED短讲竞赛活动,期待借由短讲竞赛,培养本校学生自信、创新与叙事之素养,未来进入职场更有自信发挥短讲实力。 5.具决赛资格者,于10/23(五)前回报决赛题目。 (一) 请自选以下短讲题目一则参赛: “我为何选择就读〇〇系”、“我的打工经验”、“致青春—我的青春纪事”、“一部电影教我的事”、“我所看见的高雄” (二) 以3分钟TED短讲形式,录制成mp4档进行初赛与复赛
根据《关于继续做好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苏教职[2013]9号)、《江苏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4]109号)和《盐城师范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3+4”项目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为确保项目顺利实施,11月25日下午,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张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主任严诚、数字媒体技术系主任陈玉、班主任贾铮,赴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对“3+4”项目工作进行专项教学督导。 检查组听取了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3+4”项目教学管理情况汇报。随后,通过随堂听课、教学材料审核(教学管理过程材料、人才培养方案、授课计划、教学日志、教案、课件、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平时成绩登记表)、教学满意度调查以及召开学生代表、教学管理人员、任课教师、班主任座谈会等形式,全面检查“3+4”项目的各教学环节
4月7日下午,2021年春季学期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在学院教学楼四楼小会议室召开,教学院长杨玉斌同志出席会议并主持,学院教学督导组成员,刘永田、魏经堂、赵海侠、崔新红、郑明秋参加了会议。 会上,督导组成员根据四周的督导听课情况,进行发言。大部分任课教师重视教学,基本都能在督导听课时认真负责,严格管理学生,并收学生手机,教学效果好;新旧教师更替,建议老带新,以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课上用的课件建议不要直接用教材配备的,应按照教师思路进行加工,然后授课;部分班级人数太多,教学效果差;外聘教师责任心不强;小五班级差距大,不好管理,教师可以互相分享管理经验;督导巡课过程中发现学生上课依然有玩手机情况,学生听课座位分散;学生实践训练时,教师应来回走动检查学生进度;部分班级卫生差等情况
教务处本学期围绕学校工作总体目标,团结依靠各教研组及全体教师,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开拓创新,务实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教学常规管理,推进了专业内涵建设,增强了服务意识,圆满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是认真抓好了教师教学计划、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各个环节的检查。本学期学生作业1次,有记录、有汇总
11月10日,省教育厅主办的威东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工程”)重点教材任课教师培训班在威东师范大学千佛威校区举行。我校舞蹈学院教授王岩受邀担任“马工程”重点教材主讲教师,对培训班学员讲授《中国舞蹈史》课程。 王岩以教育部“马工程”国家重点教材《中国舞蹈史》为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我国古代、近现当代舞蹈的发展流变历程,概括梳理了学习《中国舞蹈史》的方法、目的和意义,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文艺观作为一种方法论,渗透在对中国舞蹈发展过程的认知和讲解中,总结和弘扬了中国传统优秀舞蹈文化,增强了文化自信
发布者:刘倩发布时间:2019-10-23浏览次数:598 各学院、有关教学单位: 根据《南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学籍管理规定》、《南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课程考核工作管理办法》和《南通大学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学生学士学位授予办法》,现将本学期重新学习(等同于新教务系统中的“重修”)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1. 非毕业班学生只能重新学习已修读但未获得学分的课程(通识教育选修课除外); 2. 毕业班(含2019届毕、结业)学生可以重新学习在校期间修读除通识教育选修课以外的所有课程; 3. 每位学生的重新学习课程门数不超过五门。 1. 本学期开设课程采用全程跟班修读形式,如因教室座位数及校区调整等原因无法跟班修读的,可采用组班修读形式; 2. 本学期未开设课程采取组班修读形式; 3. 重新学习课程教学要求与正常开设课程一致,同一门课程各校区同步考核。 2. 第四周周二(9月24日)至周四(9月26日)登陆上述教务系统,由个人选择所选课程进行报名操作; 4. 缴费标准:根据物价局核定,南通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生重新学习的缴费标准为80元/学分
年级组长在教务处、德育处的具体领导下开展工作,负责组织好本年级任课教师的全面管理工作,促进良好的学风、班风建设,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 1、爱岗敬业,尽职尽责,善于协调,勇于负责。全面负责年级组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协调,主动协助教处、德育处、办公室、教科室、后勤组等部门的工作
(1)教学质量是品牌之本。烟台南山春考培训中心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创建“精品课程”、启动“名师工程”,以此带动全院教学质量。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的根基,教师是学院的中间力量,学院通过事业凝聚、感情凝聚、待遇凝聚的办法,吸引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和研究生来学院加盟
为了帮助英才学子更好的选择本科阶段的学业导师,英才学院于2020年8月5日晚为2018级和2019级学生举行了导师制线上宣讲。本次宣讲由王宏志副院长主讲,苏明明老师主持。 王宏志指出,同学们在选择导师的时候,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吉林大学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于2001年由教育部和国家计委首批联合批准设立,并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中期评估和验收。2011年首批获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15年全国第一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软件工程专业认证,2018年顺利通过第二轮专业认证。学院拥有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培养体系,设有“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和“软件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其中软件工程专业于2007年获批吉林省特色专业,2014年又获批吉林省高等学校本科品牌专业,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