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级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简称中心)是1984年经北京市政府批准成立的社会公益型法人事业单位,是全国为数不多、专门以城市系统为对象的专业研究机构。中心现有职工近100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博士20人,硕士42人。主要研究方向聚焦在能源环境与城市发展、城市运行与风险评估、社区安全与社区服务、项目管理与科技政策
科学研究院领有一支以院士、首席专家、客座研究员【【为核心】】,有着丰硕现场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人员为骨干的技术队伍,并形成了合理和可持续开展的专业人才梯队。建有院士【【工作站】】和专家质询委员会、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领有院士2人、外聘专家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客座研究员4人、院首席专家5人、院级专家6人及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6人等一批高水平领军人才。 现有各级各类人才1194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910人,占员工总数的76.20%;高级职称人数262人,博士及博士后研究人员47人、硕士研究生491人
7月17日,我院与唐河县人民政府成功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唐河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乔国涛、我院院长王建光、院党委书记张熹、副院长兼总工程师陈金铎、院级公司副总经理王朝晖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我院与唐河县人民政府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经友好协商,就本次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再一次明确了合作目的、进一步细化了合作内容、强调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完善了组织实施设置
10月28日,91天媒传媒在线视频党委召开支部书记工作例会。院党委书记胡娅丽,党委副书记、院长汪勇以及院班子成员、各党支部书记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党委副书记彭法主持。 首先由胡娅丽组织领学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她结合思想、工作实际,畅谈学习体会和收获,交流了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的思路和举措
黑龙江省医院眼科始建于50年代,设有床位14张。60年代在已故申尊茂主任的带领下,由一个仅能开展一般医疗业务的科室逐步发展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具有先进医疗设备、一流技术的重点科室。2019年9月3日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的支持下眼科医院成立,韩清教授担任院长,王洁教授担任副院长
为进一步加强全校人员的责任感和大局意识,法定假日采取全校科级及以下人员值守、中层干部值班、院级领导带班的三级值班制度。 1.值班时间:中层值班领导和值班驾驶员全天24小时在校值班;科级及以下人员上午9:00-下午5:00。 2.值班地点:中层值班领导在自己办公室,值班驾驶员在车队休息室,科级及以下人员在综合楼506办公室,各系(部)值班地点自行安排
为激励学院教师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素养,形成卓越教学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和以赛促训”的目的。太阳集团tcy8722于2021年10月26日下午在3508组织开展了教师课堂教学比赛。本次比赛邀请了学院院长黄正洪教授,副院长陈滢生副教授、副院长孙宝刚副教授,系主任鲁江坤副教授、金维宏副教授、胡继志副教授、邱红艳副教授、唐志老师担任本次比赛的评委
查方能,教授,世界经济专业硕士,注册税务师,黄冈市反腐倡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财政税收与高职教育,同时涉及反腐倡廉理论及物资采购实践研究。从事教育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税务专业课程教学及学校有关管理工作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环节和重要保证。为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精神,切实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促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共享教学资源,提高我院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升我院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学院决定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课程建设工作,进行规范的、科学的管理,特制定本方案。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课程建设,建设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合理,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精通业务,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建立体现教学规律的教学质量保证体系与教学管理系统;规范课程教学文件;选用或编写教学内容先进的教材、辅助教材、参考文献资料;引进、开发具有一定水平的试题库;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形成教师个人独特的教学风格,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力争一批课程达到国内同类地方院校中的先进水平
1月16日下午,按照医院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咸宁市中心医院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成员、后勤总支书记、副院级管理员姚锐同志宣讲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后勤总支各支部书记、党员参加学习。 姚锐同志以《几个关键词阐明“中国之治”》为题,指出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应对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利器,为“中国之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重点围绕“国家制度”、“总目标”、“制度体系”、“监督体系”、“基本经济制度”、“对外开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协”、“一国两制”、“依法治国”、“人民健康水平”这十一个关键词深入剖析了十九大四中全会精神,肯定了全会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优势,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