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
为缅怀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进一步弘扬党的青年工作的历史经验,推进党的群团改革工作,8月22日“任弼时与青年工作”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由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任弼时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共青团上海市委主办,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承办。来自北京、上海、湖南、江西等地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共青团系统及中央文献研究室的30多名学者共同探讨了任弼时对中国青年运动的重要贡献及其思想、精神风范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
柴沁珠,女,汉族,1951年生于长春市,1987年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毕业,自学成才,目前专业艺术成就相当于本科学历。 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美协团体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企艺联书画院股东、副院长;中国著名刀画油画家;书画中国频道全国重点推荐国礼艺术家;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吉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美术特邀编委;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签约画家;浙江省义乌企业签约书画家;全国工艺美术行业理事会理事;香港国际文化交流协会会员;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院士、高级画师;中国刀画协会理事;吉林省敦化刀画协会副主席等职务和领导职务。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其他地区工作,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并承担监护责任的孩子们。 这个问题很复杂!简单说来就两点:1、留守儿童就是缺少了父爱和母爱2、留守儿童缺乏关爱、心理健康问题严重以上回答如果满意请采纳,谢谢! “留守儿童”主要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孩子留守在老家跟随年迈的祖辈或其他亲属生活,隔代教育和隔代监护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交流不足,无法享受正常的亲情关怀和家庭温暖,容易产生孤独感、自卑感、叛逆等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据调查显示,我国农村有8700万留守儿童,占全国儿童总数的18%左右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林焕新)5月14日,中国儿童中心在线举办首届家庭教育宣传周主题日活动,正式发布家长教育素养提升计划项目,开展“法治时代的家长教育素养”主题演讲,并推出以“育人先育德——家庭中的儿童品德教育”为主题的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 中国儿童中心主任苑立新介绍,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胸怀大局统筹规划,又要打好基础落实落细,为此,中国儿童中心推出了“携手家校社,共建好家庭”家长教育素养提升计划项目,并将围绕家长教育素养开展体系化的研究、培训和实践行动,旨在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综合素质与能力,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局面,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按计划,未来几年,中国儿童中心将与多家单位深入开展项目合作,建构家长教育素养理论框架,进行家长教育素养现状调查和研究,打造家长教育素养提升线下实践阵地和线上宣传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实践活动,*终实现助力家长、助力儿童、助力未来的目标
本文摘要:昨天下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公布《第二代独生子女饮食状况研究报告》。报告表明,60.8%的父母,每月最少带上孩子不吃一次洋快餐。20世纪70年代末计划生育政策的倡导和实施,使得我国经常出现了大量的独生子女,被称作“第一代独生子女”(全称“羞一代”)
为提升辅导员基本素养、提高辅导员业务能力水平,12月12日至16日,我校选派四名思想导师祝弘扬、白晓梦、李娟、安丽洁前往澄迈,参加海南省高校2022年新入职辅导员培训班。 据了解,本次培训由海南省教育厅主办,海南省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究基地(海南大学)承办,全省23所院校74名新入职辅导员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通过线上线下将结合的方式邀请了来自北京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海南师范大学、琼台师范学院、重庆大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全国思政网、南海网、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专家委员会等省内外多位知名专家为培训班学员授课
2014年11月30日上午,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青少年研究会、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2014)在北京清华大学隆重开幕。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秦宜智同志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30日下午,在论坛的主旨发言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做题为“用法治方式培育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旨发言
对于许多父母来说,最难做到的就是尊重孩子,而强大父母的显著特点恰恰就是尊重孩子。举例子来说,许多父母都期待孩子进入名校,获得高收入又安全体面的职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曾发现,父母最希望孩子选择公务员等职业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是在共青团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与承办会议的共青团省(市、区)委共同主办,研讨青少年成长发展重大问题的全国性年度会议。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是全国共青团和青少年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热心青少年事业的社会各界人士的思想交流平台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服务平台。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是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年会暨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同时保留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年会的部分职能
日前,河北省石家庄市13岁女孩乐乐(化名),因抑郁症自杀,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次被聚焦。(11月29日本版曾以《石家庄13岁女孩患抑郁症吞药自杀 致命的“心灵感冒”》为题进行专门报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12亿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20%存在心理健康问题;10至19岁青少年群体遭受的疾病和伤害中,约16%由心理健康问题引发;在中低收入国家,10至19岁青少年中约15%曾有过自杀念头;在15至19岁的青少年群体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二大死亡原因。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