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督府
位于台铁员林站旁,有一栋建于昭和九年(1934年)十月的“台中州青果同业组合员林检查所”,见证著员林火车站在日本时代作为农产品输出的重要地位。该地附近在日本时代有总督府的植物检查员林分所,也有米谷检查所,以及这栋台中州青果同业检查所。不过依照1935年的台湾日日新报所载,是将此栋建物称为“员林芭蕉检查事务所”,而1936年的员林街案内图则将其称为“青果同业检查所”
大东亚战局图与池田铁作〈战争と研究机构〉 由台湾日日新报社出版发行的大东亚地图,除标示出整体太平洋地区的情势外,亦特别显明包括阿留申群岛、楚克岛、所罗门群岛等多个日军侵略的重要战略据点,供民众理解战时的地理情势。处于1942年的大东亚局势中,时任台湾总督府工业研究所所长池田铁作在同年于《台湾时报》的“大东亚台湾科学团の动向”特辑发表了〈战争と研究机构〉一文,他有感于台湾的工业化在众人努力下虽然已小有规模,但当时仍未获得日本本地的积极正视,于是针对工业研究所名称中的“研究”一词,向日本中央行政机关力陈“工业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在未来应用上的诸种可能。同时亦指出:国际情势瞬息万变,若未能即时因应,将错失长足发展的良机
于 2020年7月30日 (四) 13:49 由 郑宇芊 (对话 | 贡献) 所做的修订 (已建立页面,内容为 "==简介== 井村大吉于日本三重县出身,是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政府官员。于1909-1914年间担任台北厅长,期间对北投...") 井村大吉于日本三重县出身,是日本明治大正时期的政府官员。于1909-1914年间担任台北厅长,期间对北投建设有极大贡献,他仿造日本温泉公共浴场的形式建造了当时东南亚最大的北投温泉公共浴场;同时也是北**园的创始者,参照日本东京公园的设计来建造北**园,依自然地形置入花园植物及喷水池等设施,同时井村大吉也规划了新北头的支线
本书改写自我的博士论文〈日据时期的台湾职业妇女〉,是一本兼顾学术和大众化的专书。在书中,我提出对台湾职场女先锋的各种发现,最重要的是,她们的职业生涯是穿梭在殖民化、现代性与性别、阶级、种族之间,因此台湾职场女先锋的产生、职业经验与私领域的活动,有特殊的意义。在探究的过程中我获得不少启示,我发现要揭开台湾职场女先锋的历史,是不能光靠台湾总督府留下的文献档案,我认为那是遮蔽的历史,也是冰冷的历史,但添加报刊资讯,职业女性的公、私领域变得清晰、有生命
此为一纸质杂志,并在封面上方写有本杂志的标题以及该杂志的期号,下方则有细长字体标明此物件的出版者,而封面中则画有渔村的插图。此书为台湾总督府内台湾时报发行所1936年出版之《台湾时报》七月号。 《台湾时报》为1919年创办的日文杂志,1945年停刊
1933年,代号“幽灵”的特工主导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抗运动。新上任的警卫队长(朴海秀 饰)为了阻止“幽灵”暗杀总督,在朝鲜总督府内设下抓幽灵的圈套。就这样,5名嫌疑人被绑架到孤立的酒店,他们是:总 1933年,代号“幽灵”的特工主导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抵抗运动
“抽象化”是后殖民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间论争的关键。多数后殖民理论家认为资本的抽象化虽将具体劳动与物件转化为跨界流动的抽象交换价值,其普世形式却无法渗透殖民地底层的文化差异。马派论者则认为所谓的殖民地差异往往是资本在全球流动伴随生产的形式
这是石川钦一郎典型的构图方式:三段式的构图,前景的平野,加上一位正走过的农夫,中景是农村以及浓密的树丛,远景则带着蓝紫色的山峦。此作描绘的是日本的农村。画面右下角除了英文拼音的石川一郎之外,更有一支六角形的印章,里头就是一个钦字
鸭绿江断桥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最初是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1911年建造而成,但是在1950年美国的轰炸机对该桥进行了轰炸,导致大桥从腰部折断,目前鸭绿江断桥被批准为国家级保护单位。 鸭绿江断桥是原鸭绿江大桥被炸毁后的残余部分,该桥位于于中国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畔,鸭绿江大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最初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在1911年建造而成。 鸭绿江大桥原本是12孔可开闭式的铁路桥,长度有944.2米,宽度有11米,在1910年清政府在日本强压下同意了在中方一侧建桥,而在1950年该桥成为了援朝战争中的交通大动脉
最近在中正纪念堂展出“百年教育风华展”,展出了不少早期的教育文物,像是我们早期的课本和名牌,真是令人怀念。当然年轻人不会看过这些东西,这都是我们早期念的书。 但有些东西都太早期了,还是“台湾总督府”出版的,这个我就没见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