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刊物
抗战时期,他作为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机关刊物《中国农村》的常务编辑,参加了左翼经济学家主流与其他理论派别之间关于中国社会性质、中国农村发展道路等重大问题的论战,捍卫了中国***的纲领和路线。他还在山东根据地的对日货币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场货币战被学者认为“甚至比战场上的战争更为成功”。 新中国成立后,他作为我国经济工作领导人的得力助手,参与了统一财经、平抑物价、“三大改造”、“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等一系列重大的经济战役,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苏地方志》(双月刊)创刊于1986年,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主办。指导修志编鉴研究宣传江苏地性促进地方志事业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及办公室的机关刊物。 特别说明:以上杂志信息是江苏地方志杂志社官方的基础信息,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江苏地方志杂志社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江苏地方志杂志社
此为一纸质杂志,并在封面上方写有本杂志的标题以及该杂志的期号,下方则有细长字体标明此物件的出版者,而封面中则画有渔村的插图。此书为台湾总督府内台湾时报发行所1936年出版之《台湾时报》七月号。 《台湾时报》为1919年创办的日文杂志,1945年停刊
《客车技术》杂志创刊于1988年,由丹东客车研究所主管主办,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期刊,杂志集权威性、理论性与专业性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科技与金融》创刊于2017年,由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主管,广东省科技合作研究促进中心主办,立足广东,面向全国,以科技发展视角解读金融生态,探索新时期科技金融发展经验,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为办刊宗旨,搭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投资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平台,为读者提供及时权威的科技金融资讯。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年刊),为广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主办的系列学术出版物,是国内最早以“当代中国政治”为主题的学术集刊,在国内外政治学与行政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金华市人民政府公报》创刊于1997年,由金华市人民政府主办,面向社会公布法规和政策规范文件的机关刊物,所刊登的各类公文与正式文件具有同等效力,所发布的市人民政府政策文本为标准文本
《小说月报》于1910年7月在上海创刊,商务印书馆主办发行。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时停刊。先后共出22卷,262期(包括增刊4期),共1088册(现有资源)
著名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1949-1958年的日记。郑振铎是一位杰出的学者、作家,本书收入了他解放后的绝大部分日记,共分为五个部分。前三部分是郑先生出国访问的全过程记录;后两部分是他生命的最后两年的日记,包括出国访问及在国内出差的全过程记录
本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 本剧以1915年《青年杂志》问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为中国***机关刊物为贯穿,展现了从新文化运动到中国***建立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讲述觉醒年代的百态人生。该剧以李大钊、陈独秀、胡适从相识、相知到分手,走上不同人生道路的传奇故事为基本叙事线,以***、陈延年、陈乔年、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青年追求真理的坎坷经历为辅助线,艺术地再现了一批名冠中华的文化大师和一群理想飞扬的热血青年演绎出的一段充满激情、燃烧理想的澎湃岁月
福建教育出版社创办于1958年,荣获“全国良好版社”称号,系福建省教育厅领导的地方教育专业出版社,以书、刊、报、音像 、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发行为主业。出版的图书以各级各类教育教材、教辅读物和学生课外读物为主,同时推出一批有较高品位和文化积累价值的学术著作、工具书和其他书籍。历年来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图书大奖
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 《吉林教育》创刊1956年,由吉林教育厅主管,吉林教育杂志社主办,是吉林省教育厅机关刊物,是省教育厅的平面媒体门户期刊。以发展提高中国校外教育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开展中国校外教育学术交流,促进中国校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办刊宗旨。恪守“搜索前沿校外教育视点,探求校外教育理论,传播校外教育信息,开掘校外教育实践”的办刊理念,通过高端的校外教育研讨和各种教育文章征集等活动,使本刊成为全国教育界和社会各界互通校外教育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全国教育界进行校外学术交流和文章投稿的重要阵地,将本刊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校外教育理论方面的权威期刊,成为中国校外教育期刊中的第一品牌杂志
(科技处 通讯员 赵雅心)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给大家科普一下开元KG棋牌所有网址(2023已更新(今日/知乎)党委书记王礼刚教授的文章《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和四化同步发展的“汉江方案”》在湖北省委机关刊物《政策》2023年第2期刊发,文章从汉江在全省空间结构中的重要地位、以四个统筹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汉江方案”等方面对《湖北省流域综合治理和统筹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行了解读。 王礼刚教授在文中指出,未来应积极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型工业化发展,构建汉江产业生态化发展新格局;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加快建设襄阳都市圈;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打造全省生态农业示范带;统筹推进流域综合治理与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孪生汉江流域。以四个统筹激发“乘数效应”,谋划中国式现代化的“汉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