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氧
当溶解氧不足,且系统是低负荷运行时,容易产生反硝化泡沫,特定表面活性剂对有机物的部分降解作用形成泡沫,并使泡沫迅速增长,泡沫多会导致检测不达标,不能够排放,拖慢工序,循环水处理时曝气或者供氧时泡沫太多,影响水处理的进度或者溢流,对活性泥与菌物有危害,如果泡沫从表面溢出,甚至会影响到外部环境。 产品介绍:盾构水处理消泡剂是一种用于水相系统的消泡剂,在水中易分散,使用方便,在很宽的pH及温度范围内具有快速的消泡效力和抑泡功能,能迅速消除泡沫,并具有防止泡沫再生的功效,适用于地铁施工土、盾构土处理、石油钻井、固井等领域。消泡速度快,分散性能优良,特别是在稀释后不易破乳漂油,使用温度低于60℃(常温型),不仅消泡稳定速度快,抑泡时间长,而且耐高压喷淋、耐酸碱性能强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便携式荧光法溶解氧也越来越普及。在现代化城市工业污染和农业排泄物导致的水污染日益增加的情况下,便携式荧光法溶解氧的使用成为了必须的工具。下面我们来看看便携式荧光法溶解氧的相关内容
高压曝气风机是通过磁或空气的作用,使转动轴形成悬浮状态,摩擦阻力小,效率高,也可以通过进口导叶调整风量。由于摩擦力小,风机效率会更高。叶轮也为单级高速类型,性能曲线与单级高速离心风机类似
工艺介绍: 食品加工废水处理工程食品工业包括屠宰、禽蛋、信用油脂、乳制品加工、酿造、制糖、糕点等工业。食品加工污水废水处理工程在生产过程排出的废水,含有高浓度可降解的有机物质,如蛋白质、淀粉、脂肪等,表现为极高的COD、BOD和SS等,污染严重,若不经有效处理排入水体,要消耗水体中大量的溶解氧,使鱼类和水生生物死亡,造成对水体的严重污染。 本公司就食品工业废水的特点,经过大量的研究、分析及工程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适应性强,经济合理的食品加工污水废水处理工程与废水处理工艺
水质溶解氧测定仪广泛应用于地表地下水、市政污水、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水产养殖、生物技术、药物开发、食品饮料、化学制造等行业。 极谱膜法: 原理是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取决于温度、压力和水中溶解的盐。其传感部分是由金电极(阴极)和银电极(阳极)及KCl或氢氧化钾电解液组成,氧通过膜扩散进入电解液与金电极和银电极构成测量回路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养殖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使得大量的畜禽粪便污水成为污染源,这些养殖场产生的污水如得不到及时处理,必将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聚丙烯酰胺PAM在养殖废水处理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养猪场废水的危害: 养殖场产生的粪污排放造成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环境空气的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未经处理的粪污中含有大量污染物质,若此种有机废水直接排入或随雨水冲刷进入江河湖库,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使水体变黑发臭,造成水体污染
太湖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于10月8�D12日对太湖流域和东南诸河省界水体进行了水资源质量监测,其中太湖流域省界水体包括江苏、浙江、上海和安徽四省(市)界河流22个断面和省界湖泊太湖(33个监测点)、淀山湖(3个监测点)共36个监测点,东南诸河省界水体包括浙闽、浙皖省界河流7个断面。 本月太湖流域省界河流水质91%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太湖有18.8%的水域达到Ⅲ类,7.0%为Ⅳ类,46.9%为Ⅴ类,27.3%为劣于Ⅴ类;淀山湖整体水质为Ⅴ类。 太湖18.8%的水域为轻度富营养水平,81.2%的水域为中度富营养水平
含铁、锰水有铁腥味,使用中能在各种家用器具上产生棕色锈斑,洗涤衣服会染成黄色或棕黄色污渍、沉淀在管道内壁的铁质可使铁菌生长,煮开的水结垢等,使水龙头放出“红水”;含铁(锰)水用于造纸、纺织、软片制造或制革等,可使产品产生污点,无法提高产品质量。 为了适应生活饮用水和工业用水的需要,开发利用含铁(锰)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井水处理有机物对铁质的溶解以及三价铁的氧化物在嫌气条件下被还原,使大量铁质进入地下水,铁和锰在水中往往同时存在,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铁含量≤0.3mg/l,锰含量≤0.1mg/l,长期饮用含铁、含锰高的水对人体不利,对纺织、造纸、酿造、食品等影响产品质量,对物品生成斑点,且腐蚀设备,故要进行除铁除锰处理
都匀污水处理设备中的好氧池异常状况怎么办? 因厌氧池出水的悬浮物多,所以在进入好氧池后消耗大量的溶解氧; 好氧池污泥的浓度上升较快或者污泥老化都会导致耗氧量增加; 厌氧池出水COD突然升高,或进水突然增大都会导致好氧池负荷变大; 原水中含有大量的表面活性剂成分,泡沫一般呈现白色; 微生物繁殖中产生大量脂类物质或微生物; 新安装曝气头后产生的微小气泡所至,但只会在短期内受影响; 将水温控制在合适范围内,稳定好进水量,保持好氧池有充足的溶解氧; 先加大排泥解决沉淀效果差问题改善沉淀效果后提升污泥的浓度,以此来降低污泥负荷;
8月13日和14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罗梭江鱼类自然保护区管理部门在罗梭江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两天共投放19万尾鱼,这是罗梭江的第十二次增殖放流。2014年以来,罗梭江累计投放丝尾鳠、大鳞四须鲃、胡子鲶、双孔鱼等土著鱼类近120万尾。 多年来,西双版纳通过建立鱼类保护区、加强执法监管、增殖放流、构建管理体系等措施,使罗梭江渔业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特别是通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加快了资源量的恢复性增长,激发了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