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
《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一书摘录之二文化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理想人格与人生境界金元浦在考虑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问题时,我们还必须着眼于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中国的社会发展以及国民文化素质的培养所具有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人生理想境界论的最重要的特征是对人生的热爱。”同时,也正由于热爱生活,所以孔子又能以天下之忧为忧,影响及后人,遂成为中华民族所推崇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人生态度、人生价值观与人生最高理想境界
②无违:不要违背礼节。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在“代表通道”受访时表示,走出国门,他深切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世界的积极影响。“有次我受邀去巴西里约热内卢讲学,有位外国友人提问,你认为儒家思想中什么观点对世界最有影响?”杨朝明告诉他,就是尚和合、求大同的儒家思想。“因为这一思想追求和谐与和睦、在和谐中共同发展进步,体现了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外国友人对我的观点十分认可
享誉世界的大历史学家汤恩比博士说过:拯救21世纪人类社会问题只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 确实,五千年延绵不绝的中国文化,博大而又厚重,是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疫情下的2020,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巨变,也拥有着百年未有之机遇,中国文化智慧如何践行,如何发挥作用,如何以危为机?中国总能从逆境中崛起的根基在哪,中国的力量源自于哪里?面对困难,国人万众一心的信念如何而来?解密中国总能从逆境中崛起的文化根基,请听中国研究曾国藩第一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著名学者、湖南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唐浩明,以曾国藩突围困境、共克逆境危局的一生历程为启示,解密中国抗疫成功的经验;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执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21年的教授/博导、著名理学权威朱汉民,从理学角度,于人生境遇、价值追求、生命境界、人格理想的思考与启发看当今天下;曾分别担任内地最具影响力的长篇历史题材电视剧《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恰同学少年》的监制和总策划、著名湖湘学者、湖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郑佳明,以理学中的湘人精神、湘人思想和湘人血性为基础,看中国巨变下的跨越式发展
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历史悠久。早于一九四九年,成员书院新亚书院创办哲学教育系。两年后,崇基学院成立,即开设人生哲学一课,并于一九六三年成立宗教知识及哲学学系,及后易名为哲学及宗教学系
简介:《论语集注》是《四书章句集注》的一部分,是朱熹经过40多年的用心“理会”,并“逐字称等”后才最终写定的经典之作。 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由他们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传世的《论语》、《孟子》二书,系孔子、孟子的言论辑录,是反映孔、孟思想的基本著作
本网讯:近日,我校圆满举办了2018’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11月10日至12日,黄玉顺、刘光胜、王玉德等出席中华孝文化高峰论坛的特邀专家做客中华孝文化大讲坛,同我校及新技术学院800余名师生分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餐。 “孝文化要从娃娃抓起……”11月10日晚,山东大学二级教授、“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儒学高等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世界儒联执行委员、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黄玉顺做了题为《儒家孝道的正本清源》的报告
葛荣晋,1935年8月生,河南省济源市人。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即留校从事中国哲学史教学与研究工作。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
儒学——为己之学 说儒家是一个生命的学问,是身心之学、性命之学,一般没有很大的争议。它一方面讲修身,一方面也讲人和自然、人和天道能否互相感动的问题,可是我想说儒家是“为己之学”——希望能够为自己培养创造自己的人格。儒家传统就是一个学做人的传统,那就是一直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展现它的价值
索票地点:二教209(时间6月12日12:30—14:30) 何光沪,北京市人大代表,是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学者、人民网舆情频道嘉宾、曾作过题为《存在与人生》、《爱的内涵》、《从今日中国看儒教与儒学》的演讲。 何光沪教授原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宗教学原理研究室主任,现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专职教授,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维真学院特约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特约研究员,香港浸会大学中华基督宗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