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河
国内一般数位图书馆网站多是由资料供应单位与系统设计者提出,鲜少考虑使用者的角度。本文以国科会主题计划网站“淡水河溯源”为例,说明运用多元方法进行使用者评估的实证研究,并试图提出一个数位图书馆与博物馆使用者研究的应用模式。 本研究的假设前提为真正有价值的网站是与使用者的工作生活相融合,因此必须根基于使用者现实世界的资讯需求与行为习惯
河滨平地,很早就有原住民居住于此,其后成为移垦的据点,且是淡水河口最早发展之商港,因此保留了浓厚的人文气息与丰富的自然资源,具有超过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上极为重要的大坌坑遗址。特展首度展出十三行博物馆典藏之逾百件大坌坑遗址出土文物,其中90 件藏品为首次亮相!包括不同时期的陶器、各式各样的石器,期能使观展的朋友一次饱览八里五千年的山水文化
马偕博士早期住在马厩改造的破旧房屋,直到1874 年年底,接获加拿大教会指示,要他兴建兩栋宣教士宿舍。1875 年,马偕博士就在今天的真理街,亲自设计监工,兴建了新的宿舍,那是一间三面有回廊的西班牙式白色建筑,建材由厦门购入,地板挑高四尺加上高斜屋顶,据称有调节冷热空气对流的功能,不仅适合台湾热带气候,也适合多雨的淡水天气。 这栋有着优美造型的建筑,伫立于淡水埔顶,远眺淡水河及观音山,拥有极佳视野,环境相当素净清幽,淡水的学生都叫它“小白宫”
位在淡水河出海口之西侧,东北隔淡水河与淡水区相望,西接林口区,南隔观音山与五股区为邻,西北滨临台湾海峡,东邻台北市北投区、士林区。 八里比淡水还早开港,是台北早前与大陆通商的港口,商业繁盛时期甚至有13个行郊,用以应付各式贸易需求,十三行象征八里灿烂美好的时期,也被考古学家用来称呼近年发现的新石器文化遗迹。八里渡船头位于淡水河左岸,是连接八里与淡水之间往返渡船停靠的码头,为从日据时代就有的航线,经营权原属于八里乡公所,直到民国58年转成由民营,由顺风航业经营到现在
关渡宫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北台湾地区最早的妈祖庙。位居大屯、观音二山的余脉相交,滨临淡水河与基隆河的汇流,关渡平原的美景尽收眼底。到关渡除了参拜天上圣母妈祖,还可以看到许多珍贵的古迹文物,以及宫庙建筑艺术之美,同时也可以前往后山的灵山公园,眺望关渡大桥、淡水河出海口,观音山夕照和三潮汇流,可以说是景观宏伟,气象万千,此外,关渡宫地处关渡河岸自行车道,可以骑着脚踏车游历关渡自然公园,最远可以到淡水,或是越过关渡大桥来到八里
路线:新北投捷运站→中正山观景台→大屯山南峰→大屯山西峰→二子坪停车场(视时间也可能下清天宫) 1500 未到大屯山南峰,或在大屯山南峰前人员不良于行,回彻至中正山观景台,转进中正山停车场。 中正山因为山上有法雨寺和大慈寺,原名弥陀山,又叫十八份山或大竿林山,后来为了纪念老蒋总统才改名为中正山。 站在北投市区远望、或是由龙凤谷仰望山谷对面,刻意由树木修剪出来的“中正”二字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