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之交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在短短20多年的学术生涯中,他在历史、考古、文学、戏曲、音韵、古文字和西北地理等多种学科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划时代的贡献,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877年12月3日,王国维出生于浙江海宁一个没落的地主家庭,他自小受到严格的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清末秀才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Humanum) 自1999年以来,先后开发《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网络版、《粤语审音配词字库》、《香港、大陆、台湾 - 跨地区、跨年代:现代汉语常用字频率统计》等网页,深受使用者欢迎,使用频次与日俱增。其中《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更于 2013年度香港优秀网站选举中获选为十大优秀网站之首。其后本中心于2014年夏推出了重点开发的《汉语多功能字库》,于《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旧有功能上增加了四项重要元素:即“古文字系形”、“部件树”、“形义通解”、“英汉索引”等,目的是从资讯角度为当代汉语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援
本报讯(记者 周俊芳)11月8日,在介休市新城公园举行了张颔先生铜像揭幕仪式。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张颔,号作庐,1920年生于介休,曾任山西省文物局副局长兼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长。在晋国历史、天文历法、古地理、古文献、音韵训诂学等领域均有造诣
6月17日下午,应学校邀请,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天树先生作了题为“甲骨部首、说文部首、字汇部首”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进行。党委常委、副校长李雪山出席并主持会议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Humanum) 自1999年以来,先后开发《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网络版、《粤语审音配词字库》、《香港、大陆、台湾 - 跨地区、跨年代:现代汉语常用字频率统计》等网页,深受使用者欢迎,使用频次与日俱增。其中《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更于 2013年度香港优秀网站选举中获选为十大优秀网站之首。其后本中心于2014年夏推出了重点开发的《汉语多功能字库》,于《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旧有功能上增加了四项重要元素:即“古文字系形”、“部件树”、“形义通解”、“英汉索引”等,目的是从资讯角度为当代汉语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援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幼名文豹,原名开贞,字鼎堂,号尚武,是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历史剧的开创者之一、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社会活动家,甲骨学四堂之一,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从1926年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1928年2月因被国民党政府通缉,流亡日本,著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重要学术著作,1958年9月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主编组品有《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全部作品编成《郭沫若全集》38卷
为庆祝中国***建党100周年,培养中职师生爱党、爱国的红色信仰,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感受革命前辈的艰辛不易,追寻红色印记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4月13日,百名英雄模范人物书画展在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举办,区教育分局、区团委、西苑街道相关负责人及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共同观展,学史明理,以史明志。 本次书画展由山东威海中华美术研究院李振龙、王天国、马远华运用木刻版画、民族书法进行创作,以讴歌百年党史历程中著名的先烈英模为主题主线,以艺术的形式塑造先烈英模形象。活动现场,王天国结合着木刻艺术、水族古文字的古典篆隶的韵味,为广大师生讲解作品背后的红色革命故事,使参观者深入感受,难以忘怀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Humanum) 自1999年以来,先后开发《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网络版、《粤语审音配词字库》、《香港、大陆、台湾 - 跨地区、跨年代:现代汉语常用字频率统计》等网页,深受使用者欢迎,使用频次与日俱增。其中《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更于 2013年度香港优秀网站选举中获选为十大优秀网站之首。其后本中心于2014年夏推出了重点开发的《汉语多功能字库》,于《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旧有功能上增加了四项重要元素:即“古文字系形”、“部件树”、“形义通解”、“英汉索引”等,目的是从资讯角度为当代汉语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援
“人文电算研究中心”(Humanum) 自1999年以来,先后开发《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网络版、《粤语审音配词字库》、《香港、大陆、台湾 - 跨地区、跨年代:现代汉语常用字频率统计》等网页,深受使用者欢迎,使用频次与日俱增。其中《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更于 2013年度香港优秀网站选举中获选为十大优秀网站之首。其后本中心于2014年夏推出了重点开发的《汉语多功能字库》,于《粤语审音配词字库》旧有功能上增加了四项重要元素:即“古文字系形”、“部件树”、“形义通解”、“英汉索引”等,目的是从资讯角度为当代汉语教育提供更大的支援
孙宏开(1934- ),男,汉,江苏张家港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家。1934年12月生于江苏省张家港市,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语专,同年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后专门成立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先后在语言研究所、民族研究所研究少数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