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00123
本报讯(记者张蕾)11月2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与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举行线上签约仪式,中心主任郭华东院士与理事会主席特蕾莎·帕特里西奥博士代表双方,在线签署了关于空间信息技术助力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合作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形成长期战略伙伴关系,未来5年内在世界文化遗产申报、监测与评估、研究咨询、能力建设、信息共享、活动组织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全球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郭华东指出,今年是《世界遗产公约》通过50周年,也是HIST新10年发展的开局之年
本报北京9月13日电 (凯朝)第三届一带一路与亚洲佛教文化论坛今日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中国宗教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宗教艺术研究室、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室承办,北京天坛艺术馆协办。 会议期间,来自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国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佛教界的50余名代表共聚一堂,围绕相关议题进行发言和探讨
近日,东亚儒家与董仲舒思想暨2016东亚人文学会第17届国际学术大会在河北衡水召开。会议由衡水学院、东亚人文学会、大丘史学会联合主办。来自日本、韩国十余所高校的50多位专家学者和国内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会
本报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李苑、齐芳)以“丝绸之路上的科技与文明”为主题,旨在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与《山海经》关系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研讨会上特别推出了中外学者研究《山海经》的最新成果——论文集《〈山海经〉世界地理与中国远古文明》。书中提出,从世界地理角度而言,《山海经》地理路线很可能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带一路”
日前,“百年辛亥”系列活动开讲仪式在上海图书馆多功能厅隆重举行。首讲嘉宾——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葛剑雄教授以“上海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为题,拉开了系列活动的序幕。葛教授从上海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入手,畅谈上海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