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
如果说中国是去年亚洲100强榜单中的**男主角,今年日本与泰国则颇像两个表现精彩的配角,一旧一新,在世界舞台上攫夺了众人的目光。 摊开2012年亚洲科技100强榜单,有些事正悄悄地随着财报数字的转换而改变。正如同马云在淘宝十周年晚会上所说的:“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变化的世界
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坚持烽火中办学,它们均已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培正中学等学校的根脉与传承所在。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烽火课堂画卷。 2019年5月,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有的学人认为“国学”一词有歧义,不赞成用。恰恰相反,我竭力主张用“国学”一词来囊括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在汉代就有了此名称
抗战时期,以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培正、培道中学为代表的华南地区中高等院校内迁粤北,坚持烽火中办学,它们均已成为了如今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培正中学等学校的根脉与传承所在。在那个内忧外患的岁月里,一众师生坚守教室,坚持教育报国,描绘了一幅幅壮丽的烽火课堂画卷。 2019年5月,韶关、清远、梅州、云浮四市的华南教育历史研学基地建设正式启动
昨天,英国培生集团同意以近13亿美元的价格将《金融时报》售予日经集团。对于这个日本买家,不少人都感到有些意外。日经集团核心媒体《日本经济新闻》在收购完成后发表文章称:全球最大经济媒体诞生了!但也有人担心,与英美媒体的全球视野相比,日本媒体相对都比较“内向”,《金融时报》被日本媒体收购,会不会也变“日范儿”? 英国老牌财经报纸《金融时报》是培生集团旗下的一份国际性大报,创建于1888年,距今已有127年的历史
近日,我校语文组吴音莹老师的学术专著——《高中语文选修课学生个性的实现》已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分为六章,共计25万字,是我校“研究型高中建设”的又一成果展现。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语文教育专业委员会名誉理事长周庆元教授为本书作序
德语系有着鲜明的专业特色和辉煌的学科历史。带领新中国德语第一个教师团队的是冯至、田德望、杨业治等几位大师级学者和翻译家。他们的学术热忱、渊博学识和严谨学风给后来人树立了榜样
饶宗颐教授生于广东潮安,1949年定居香港,对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有深入研究,在上古史、地方史、甲骨学、简帛学、目录学、楚辞学、敦煌学、宗教学、考古学和文学等多个范畴取得丰硕的成果,并提出了独到的创见,是当代其中一位最具影响力的殿堂级华学大师。是次展览透过饶教授的生活照片、私人信函、学艺成果、文学创作及其他文献资料等200多项展品,从人生、学术、艺术及文学等方面,讲述一位以香港为家的学人专注于中华文化的研究,最终成为一位享誉国际的国学泰斗,为香港、国家及世界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 1962年,饶宗颐教授因《殷代贞卜人物通考》 获法兰西学院颁授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儒林特赏”
平实导师写的第一本书——《无相念佛》,原本是要送给某大山头的大法师,打算把如何净念相继、一心念佛的功夫法门,送给法师弘扬以后,导师便要归隐山林;然而当年的手稿,却被弃置在寺中字纸篓中,一位知客师偶然发现,才通知领回。这本来应该消失于人间的《无相念佛》一书,现在已经公开发行超过二十七万册了。平实导师原本无意成立,或领导任何共修团体,但在众多阅读 导师著作而得到极大法益的学子多次恳求下,佛教正觉同修会终于正式成立
为了从考古学上探究三韩时代(大致是中国的秦汉时期、日本的弥生时代)的东亚文化交流,“考古学视角下三韩时代的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17年9月22日在韩国釜山博物馆举行。这次会议,是由韩国釜山博物馆和日本长崎县埋藏文化财中心联合举办的,当地文物考古人员、高等院校师生和市民计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中韩日专家集体讨论 会上,中日韩三国的4名学者先后作学术报告,分别从陶器、铁器和铜镜等方面就当时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