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pr
李锋,男,博士,于2022年10月入职合肥工业大学聘为副教授,岗位为“黄山学者”学术骨干。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深度学习驱动的计算机视觉、图像/视频处理等。本人2016年9月于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申请硕博连读,2022年9月博士毕业
恭贺叶弥妍博士升等为本所研究员,自107年10月4日起生效。 恭贺本所副研究员钟楷闵先生荣获“科技部107年度吴大猷先生纪念奖”。 特聘研究员廖弘源博士自107年9月1日起出任为本所第六任所长
张家兴博士,现任IDEA研究院讲席科学家,认知计算与自然语言研究中心负责人。他于2006年北京大学博士毕业,曾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蚂蚁集团资深算法专家、360数科首席科学家。他在自然语言处理、深度学习、分布式系统、物理等领域的顶级学术会议和期刊(NIPS OSDI CVPR SIGMOD NSDI AAAI WWW…)上发表二十几篇学术论文,提交七十余项专利
小视科技(Minivision),即南京甄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计算机视觉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高科技公司。公司以原创AI算法、大数据分析、物联网平台为核心能力,为智慧社区、智慧市政、智慧园区、智慧商业、互联网等细分场景提供全生态服务。 2014年4月成立于南京,先后获得南京市国资紫金、江宁区政府、浙江国资产融集团等投资
姜忠鼎,博士,副教授,就职于复旦大学软件学院,负责交互式图形学实验室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1998年和2004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获得学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他访问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形象计算组和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进行合作研究
近日,中国科协公布了第八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名单,本届共有来自全国高校和科研单位的729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不含特殊科技领域入选者)。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计算机系助理教授易冉名列其中。 易冉,上海交通大学电院计算机系助理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研究,近五年发表30余篇论文于TPAMI、TOG、SIGGRAPH、CVPR、ICCV等国际期刊会议,获2021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青英组)、2022年瑞士Chorafas青年研究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学术新锐奖、2021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9)
近年来,深度学习推动了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在工业界的广泛应用。在这个报告中,我们介绍Facebook 的Applied Machine Learning部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几项工作,包括图像理解,行为识别,以及针对移动端的高效CNN模型。我们将讨论在产品应用中遇到的挑战,以及实践中的一些心得
闵卫东,南昌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级人才入选者,2015年作为杰出人才被引进到南昌大学,现任博士生导师、二级教授、江西省智慧城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是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江西省高层次人才、江苏省双创人才和双创团队领军人才。 他在清华大学先后获得计算机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师从老一辈计算机图形学专家唐泽圣教授和孙家广院士
特征脸(Eigenface)是指用于机器视觉领域中的人脸识别问题的一组特征向量。使用特征脸进行人脸识别的方法首先由Sirovich and Kirby (1987)提出,并由Matthew Turk和Alex Pentland用于人脸分类。该方法被认为是第一种有效的人脸识别方法
2001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博士学位,之后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从事助理研究员工作,2008 年底入选北京大学“青年优秀人才”,长期专注于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特别是基于图像的场景解析和几何建模。在CVPR、ICCV、IJCV、PAMI、SIGGRAPH、TOG等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领域重要国际期刊及会议发表论文50余篇,据Google Scholar统计他引2000余次。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和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