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第三世多杰羌佛说《世法哲言》(三十五) 得之于福皆由苦换,成之业绩必当奋取,奋之入苦,苦之出福,苦兮由福兮,了了如是耳。 凡是一切幸福的得来,都是由辛勤艰苦的劳动换来的,而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凡是要成就自己的事业,必须应当勤奋地去争取,要勤奋争取,自然就有劳累和辛苦,甚至予有打击和痛苦,但只耍你不退步,继续前进,继续向自己奋斗的方向克服一切困难去争取,虽然苦了,最后取得的目的、出的成果毕竟是幸福,因此古人有一句话,叫苦兮由福兮,苦过以后自然会出福,了了如是耳,就是说,分分明明,没有因果之错谬,必须经过自己辛苦的勤劳,最后才能换来幸福
提吉寺位于洛扎县边巴乡雪玛村,据边巴乡政府2公里,于2007年被西藏自治区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提吉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属格鲁派,该寺是休布·拜吉僧格三十五世系休布达瓦坚僧所创建,成为休布时代的古寺,依次奉宁玛派、噶当派、噶举派等,后来成为休布三十五时代朗卡坚参圆寂后,该寺改为格鲁派。提吉寺内保存着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壁画以及珍贵的唐卡等40多种文物
佛家里边的回向,实际上是一种共享的全过程,在修习里边回向是尤为重要的存有,回向实际上便是将自身所修习获得的福报共享给众生的意思,期待可以为此来拓开自身的胸怀,而且使福报有确立的方位而不至于流失。 回向的实际意义看上去很繁杂,其实不是,它比较简单,最粗浅的事例便是,有一群人去旅游,可是路程中却发觉没有带充足的食材,每一个人都会饿肚子,但实际上里边有一个人有不必要食材,但他便是不愿共享。转换为佛家的定义便是,大家在扬善时所造的善根,可以得到 善报,但大乘的修行人却不肯独自一人享有此善果,只是将它分到普天下全部的一切众生,这就是回向的内函
【本报讯】香港六大宗教领袖人物昨日聚首一堂!连结本港佛教、道教、孔教、基督教、天主教及回教的组织“香港六宗教领袖座谈会”,将成立至今三十五年间的极珍贵历史档案,捐赠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并且由中大校长沈祖尧及六宗教的领袖签订协议书。 该批首次曝光的档案,包括一百一十八份重要文献及三千四百多张珍藏相片,其中该会首次会议纪录、一九八○年向前港督麦理浩提倡“道德教育”信函及一九八五年参与草拟基本法的公函等,对研究香港本土宗教之间交流合作的历史极为重要。中大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已将该批文献原档逐步数码化,昨日起于该系网页公开予公众查阅
为应对疫情,联合国儿童基金香港委员会(UNICEF HK)于上月中展开“童你抗疫”卫生行动,主力增强居于㓥房之基层家庭的抗疫能力。除了派发抗疫用品,解决物资短缺的燃眉之急,“童你抗疫”又获本地高科技公司赞助光触媒喷剂,由专业团队在㓥房家居喷洒消毒自洁涂层,令弱势社群的居住环境更卫生,保障儿童健康。 政府统计处资料显示,近四万名十五岁以下的儿童来自低收入家庭并居于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