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t
12月31日上午,应{澳门百老汇4001com物理学院邀请,昆士兰科技大学寇良志研究员到我校访问并做题目为“2D ferroic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 in energy conversion”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物理南楼二楼报告厅举行。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研究生、本科生共5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南开大学本课题组接收材料、化学、高分子等专业的免试推荐博士、硕士研究生,也欢迎具有相关背景的同学报考及咨询。 黄毅,博士,教授,博导,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电磁功能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及器件等方面的研究
压力作为钙钛矿薄膜晶格畸变和能带重构的有效方式,已在多铁性研究和光电子器件中被广泛应用。负压力则是通过晶格三维膨胀引发材料内部离子偏移和键角改变以实现物性调控,理论上具有更宽的压力范围和更强的物性调控效果。本次讲座将系统地讲解此体系中垂直结构演化、负压力形成机理和铁磁-铁电性质调控等基本问题
光纤微结构如光纤光栅、微纳光纤等器件,在信息感知与调制技术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巨大的应用潜力。一方面通过集成不同光纤光栅或其他光纤结构,形成新型光纤光子器件,实现高灵敏度多参量的传感测量、偏振调制、法诺共振线型产生与调制等;另一方面,借助低维纳米材料与光纤倏逝场相互作用,或材料自身的非线性效应,调制不同模式的光谱特性和偏振特性,提高外界环境信息的感知能力、实现全光调制和波长转换等应用。 报告人简介: 姜碧强,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盟玛丽居里学者
朱德峰,男,生于1981年10月,江苏南通人。2003年7月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7月 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9年至今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任助理研究员和副研究员(2012年1月起)
汪聃,男,1986年7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 2005年考入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2009年7月毕业,获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2009年9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2014年7月毕业,获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14年9月至2018年5月在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工作,任助理研究员、项目副研究员,2018年6月进入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工作
刘成伟,金沙APP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19年入选“成栋杰出青年学者”,博士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2014年-2019年在北海道大学理学研究院担任博士后,助理教授。2019年入职金沙APP,主要从事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研究,解析了萜类、聚酮类、非核糖体肽类等多种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径,在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Org. Lett.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近日,我所分子反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东辉院士团队在超冷反应研究中取得新进展,揭示了超冷O+OH反应中显著“几何相位”效应的物理本质。 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温度下,分子的德布罗意波长远大于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尺寸,并且分子的碰撞只能通过一个或少数几个分波进行,因此,化学反应的量子特性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此前基于求解非含时薛定谔方程的量子动力学计算表明,O+OH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在超低温下明显增强,对特定的产物态考虑“几何相位”前后的预测反应速率能够相差多达两个数量级
张宽收,男,1965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张宽收,男,1965年8月出生。理学博士,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量子光学与光量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