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职教育
一、 依据教育部111年2月14日台教社(二)字第1112400789C号函办理。 二、 以教育部出版之“与孩子的青春同行—青少年性教育及情感教育家长亲职教育学习光碟”为教材,培养高级中等以下学校青少年性教育及情感教育之相关知能,并强化亲师间之功能效能与品质,以增进学校提供之家庭教育功能。 三、 研习时间:111年10月6 日、10月27日及11月10日下午14时至17时,共9小时
建构新的文字平台,支援新手父母在教育子女上的困难和矛盾,分享基督教家庭及亲职观。 Caroline 自小在基督教家庭成长,父母也重视子女教育,除拥有荣誉教育学士学位、教育硕士学位外,还拥有神学研究硕士学位,曾修读教育博士课程。从事教育廿多年,在本港津贴小学校长任职十六年,二零一六年离职后,她希望在教育的另一层面有持续的服侍
本法所称儿童及少年福利机构,其定义如下: 一、托婴中心指办理未满二岁儿童托育服务之机构。 二、早期疗育机构指办理发展迟缓儿童早期疗育服务之机构。 三、安置及教养机构指办理下列对象安置及教养服务之机构: (一)不适宜在家庭内教养或逃家之儿童及少年
文大市政系教授黄贵美获中华民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颁赠九十二年度学术研究木铎奖。 中国文化大学市政系教授黄贵美于日前以其杰出的研究成果,荣获代表教育界最高荣誉的“木铎奖”,这不仅是象征黄贵美教授个人多年来的努力受到肯定与激赏,更是文大师生们共同的荣耀。 文大市政系教授黄贵美获中华民国教育学术团体联合会颁赠九十二年度学术研究木铎奖,此奖项可以说是教育界最高荣誉
按幼儿四个发展目标为核心,以范畴知识、基本能力及价值观和态度三个元素为导向,综合六大学习范畴,让幼儿透过游戏及从做中学习新知识。 以故事教学法为主流贯穿整个课程,辅以主题研习高广度教学,培养多思考主动探索精神。配合灵活多变的操作式教材教授数理概念及自理技能
本地 Local 按幼儿身心发展及兴趣编订课程,综合语文、个人与群体、早期数学、体能与健康、艺术、科学等学习范畴。重视品德培育、语文教育和创意思维的发展。 透过个别、小组学习,兼融全语言、蒙特梭里教学法、创意思考设计活动、情境教学,配合参观、访问、实验等,培养幼儿主动探索、民主协商及解难能力,建立良好语文基础
为促进债务人自动自发履行,家事事件法创设“履行确保”制度,其内涵为何? 因当事人间血缘亲情关系及扶养未成年子女的共同责任,如当事人于裁判确定后,能自动自发地依执行名义履行,应可避免彼此对立、痛苦或愤怒,有助于维护未成年子女**利益。为促进债务人自动自发履行,家事事件法创设“履行确保”制度,使债权人于认为适当时,得以透过法院的协助与柔性劝导,让债务人理解自动履行的好处,和对未成年子女的正面影响,进而心甘情愿地依执行名义履行债务。 债权人于取得家事事件之执行名义(包括确定之终局裁判、法院成立之和解或调解、民事保护令等)后,得于声请强制执行前,向执行名义成立的法院声请劝告债务人于一定期间内履行债务
为不断提高涉诉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水平,保护涉诉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积极探索涉诉未成年人心理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2017年1月11日,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召开涉诉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研讨会,团市委社会工作部、市高级法院未成年人审判庭、北京晟誉律师事务所等有关方面的领导及心理咨询师代表共计22人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心理部部长郭宝宁汇报了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涉诉未成年人心理援助工作的开展情况。2016年,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共开展涉诉未成年人心理援助110余人次,对于涉诉未成年人的心理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1. 透过长期性、持续性生活照顾、训练与社会活动参与等相关服务促进其身心功能发展及维护,发挥其潜能,减缓功能之退化, 2. 提供身心障碍职业陶冶、作业活动、社交、休闲、沟通、生活独立技能等活动,提升身心障碍者生活品质,使身心障碍者更为独立。 3. 提升障碍者个人潜能,建立正向社会角色训练,使其获得自尊与人权,倡导建立平等价值观,让身障者有生命尊严。 4. 倡导社区融合,营造多元化服务及支持***,提升身障者生活品质,让障碍青年拥有丰富生活
本校着重家校合作,家长的积极参与不单对子女学习有正面的效果,亦能促进家校及家长之间的了解和沟通,有助彼此间的经验分享;同时透过举办不同的家校活动,与家长们建立良好伙伴关系,以配合幼儿身、心、灵的发展及成长需要。 本校设有家长专题讲座、儿童成长健康讲座、和谐家庭讲座、家庭服务夫妇分享小组、亲职教育讲座、阅读讲座、亲子旅行、亲子赏月迎中秋、亲子步行同乐日、综艺汇演、亲子体艺竞技大汇演、公教家长日、亲子创作设计、开放图书馆让家长善用图书资源、亲子阅读成果册、图书馆设有社交媒体、家长义工支援组协助带队外出参观、新生家长会、家长教师面谈日等等。让家长积极参与学校活动,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充份发挥了家校合作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