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
东方集团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是东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现代农业公司,集种植基地、高科技示范园、稻谷精深加工、科研、贸易、仓储、物流为一体,提供健康、安全的绿色有机食品。 公司于2010年成立项目研发中心,以稻谷深加工为核心,整合上下游优势资源,融合黑龙江省寒地黑土优质粳稻资源、杂粮等产品,米糠、碎米等开发出多元化的产品。 东方粮仓打造高科技绿色种植基地、有机水稻种植基地,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推进清洁能源的利用,实现有机种植区的自然生态、经济生态与社会生态协调统一
受昆明市粮食储备公司委托,昆明国家粮食交易中心将于2020年9月25日举办昆明市市级储备粮粳稻公开竞价采购交易会。拟采购昆明市市级储备粮粳稻1个标的共计1550吨。具体事宜公告如下: 1.报到时间:2020年9月25日上午12:00时前
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都以大米为主食,可以说米饭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食物了。那么粳米又是什么呢?它和大米有哪些区别呢?下面就让湖北大米批发厂家来告诉您。 据营养学家介绍,大米是一种非常有营养的食物,用大米来煮粥,是一种特殊的滋补美味的粥品,大米和大米的区别是很多人想知道的
记者15日从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今年,江苏将开展“水韵苏米”品牌建设提升行动,改造升级“苏米”核心企业加工工艺,推动企业扩大生产基地,增加订单收购规模。在此基础上,江苏将修订“苏米”团体标准,优化各项质量指标,推动优良食味粳稻品种扩面积、增产量,满足市场消费需求,提高粮农、粮企收入。 据介绍,江苏自2018年启动“水韵苏米”省域公用品牌建设以来,率先制定了省域全产业链性质“苏米”团体标准,涵盖稻谷生产技术规程、大米加工技术规程、质量追溯基础信息规范等方面,逐步建成一批“好稻种+好生态”示范基地
新华社北京1月6日电(记者王立彬)目前全国秋粮收购处于高峰期,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逾1亿吨。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6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1.1亿吨,同比基本持平;其中,中晚籼稻2451万吨、粳稻2968万吨、玉米5326万吨、大豆195万吨。南方中晚籼稻旺季收购进入收尾阶段,收购进度已达九成;东北粳稻收购进度近七成、玉米约四成;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度超四成
说到杂交米,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换句话理解,该米从本质上来说,是属于转基因类型,通过引入外源基因来提高或改善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这种米是由杂交水稻加工而成的,实践证明,它是世上产量非常高的水稻产品
稻米分为粳稻、籼稻、糯稻,现在市面上常见名号为台粳9号、益全香米等。查稻米主题馆的品种项目,其实台湾品种有很多,但从首届全国名米产地比赛,最终报名结果只能分成台粳2、8、9号、台南11号、高雄145号、台农71号、桃园3号及不分品种等8组,所以是不是台湾常见栽种品种就是上述7种,但到底各地区都种什么品种的稻米?各品种稻米生产面积是多少? 目前所推荐的良质米品种有台中189号、高雄139号、台中籼10号、台梗2号、台梗5号、台梗8号、台梗9号、台梗11号(试作)、越光(试作)。其中台梗8号、台梗9号与台中籼10号的食味佳,颇受农民与消费者欢迎
大米我们每天都吃,但哪种大米好,可能还没有一个定论,可大家都说东北吉林大米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吉林大米是我国主要的优质粳稻生产基地,常年水稻种植面积1200万亩,中、东、西部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嫩江和辽河流域。 这里有天赐的东北平原、肥沃的黑土地、合适的气温和日照条件、昼夜温差大、纯净的灌溉用水。 生长环境土壤肥沃,吉林地区的土地是肥沃的黑土地,为稻米提供了充足的营养条件,吉林大米之土壤篇《厚土无言》, 水质好,吉林地处长白山脉,水系众多,山泉形成的灌溉用水无污染,来看吉林大米之水源篇《天赐之水》, 品种好,品种好,稻才好,吉林大米品种粒形整齐,晶莹剔透,做出的米饭甘香、软滑,粘性好,口感食味俱佳,
喜鹤24小时服务热线 138-0427-2287 400-0427-887 盘锦喜鹤米业有限公司地处退海平原之地,无霜期为175天,土壤含量丰富 ,有天然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盘锦市生产的水稻以盐碱地为主,用天然的辽河水灌溉,及适合北方粳稻的生长,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是天然的鱼米之乡,也是亚洲第一大苇田基地,更有全国闻名的红海滩,和丹顶鹤,被誉为“鹤乡之都”。 蟹田大米处于最原生态的生长环境在同一块稻田里既种稻、又养蟹形成了水稻护蟹、蟹吃虫饵、蟹粪肥田”的天然食物链整个种植过程无农药、无化肥,生态环保,这也成就了蟹田米的光亮透明,色泽均匀,口感柔软,味道清新,糯而不黏,营养丰富的特点。蟹田盘锦大米(红色包装)现火爆招商中,蟹田盘锦大米由盘锦喜鹤米业有限公司运营,属大米系列产品其品质优良,酿造工艺独特,口味醇正,现火爆招商中,共创盘锦喜鹤米业有限公司宏图
<正>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推广技术成果与创新同等重要尤其是一些看来十分简单易行但却无人重视的技术措施更应下力气推广。2010年《科技日报》刊登的两项技术非常引人注意:一是玉米晚收10天可增产10%;二是稻改粳稻晚种一个月可增收10%以上。看起来这是“傻瓜技术”,实际上是掌握作物生长规律善于利用气候资源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