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1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为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为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1929年在北京成立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并入本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同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本所。整合后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一说到大米我们想到的都是东北大米,那么我们的东北大米和南方大米之间到底有什么区别的? 我们的东北大米一般都是以粳米为主,它的米形是偏圆润且短小一些的;而我们南方的大米一般都是籼米,米形是偏长一些的。南方普遍种植的是水稻和籼米,籼稻一般是种植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生长的周期是比较短的,一年基本有很多次的成熟期,去壳之后是籼米,表面比较长,透明度是比较低的,含淀粉的量很高,口感偏硬一些,南方的大米是比较适合做炒饭的。 北方普通种植的是粳稻,粳稻一般是种植在温带或者寒带地区的,它的生长周期是比较长的,一般情况下一年是只成熟一次的,去掉外壳之后会成为粳米,外观是比较圆的且短的,透明度很高,淀粉含量也是比较少的,口感软糯适中,北方大米一般适合煮饭,比较适合老年人和孩子吃
地址:湖南长沙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地质资源系(410083) •长江大学(原江汉石油学院)石油地质勘察专业学士(1984年—1988年)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地球化学专业硕士(1988年—1991年) •中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研究院工作(1991年—2004年)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博士(2004年—2007年)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地质所任教(2005年—2009年) •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地质所任教(2010年—现今) •湖南省综合评标专家成员(2009年—现今)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拟选取东海长观站“科普平台固化工程”施工单位,请有意参加遴选的施工单位在公告有效期内与地质所条件保障处联系报名,并递交材料。 1.1.2 工程地点及规模:项目位于东海长观站院内(江苏省东海县),施工内容为科普平台地面平整、固化,面积约600平方米。 本次采购的主要内容是为采购人提供地质所东海长观站“科普平台固化工程”项目”施工服务采购
地质所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申报工作于2020年4月20日顺利结束。我所科研人员共提交申请书100份,与去年持平。受基金委新的限项政策影响,面上基金申报数量有所下降,但在站博士后申报数量有所增加,共23人申报项目,包括22项青年基金项目和1项面上项目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1999年6月由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1951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为 1928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和1913年成立的中央地质调查所)和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南京成立,其前身为1928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和1929年在北京成立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整合而成,2004年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所并入本所,成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同年,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电离层研究室整体调整到本所。整合后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是目前中国最重要和最知名的地学研究机构之一
傅庆州先生于台湾大学地质所取得博士学位,其主要研究领域为气(流)体地球化学。研究兴趣及专长可分为四大方向:一、活动构造带之气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其来源成因;二、地震前后之流体地球化学异常形成机制与成因;三、深部地球之脱气探讨地函-地壳-大气演化过程研究;四、地震前兆综合观测。 傅博士毕业后,分别于台湾大学地质所与本院地球科学研究所担任博士后研究,致力于探讨不同地质环境、事件中所含之气体來源与成因,并进一步综合其它既有的地球科学资料,提出合理的演化模式与地质意义
2019年3月22日华北油田采油三厂李金永厂长带领三厂工程所、地质所、各工区主要领导,一行13人到胜利新大实业集团进行参观考察。 李厂长一行领导先后参观了胜利新大第六、第七工业园和中心实验室。详细地参观了新大集团的每一个车间,现场仔细地询问每一个产品的生产过程及检验环节,并结合华北油田采油三厂的实际情况及目前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中国地调局2017年度科技外事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中国地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金发出席会议并讲话。 李金发对2016年度科技外事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对2017年及“十三五”期间的科技外事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以需求为导向,带动业务结构调整,明确各单位科技创新业务方向;二是以制定科技发展规划为抓手,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各单位“十三五”及以后地质科技创新目标任务;三是以目标管理为手段,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制;四是以人才为科技创新第一资源,抓好人才团队建设;五是以建立激励机制为重点,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六是坚持双轮驱动,推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七是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八是加强基础地质研究,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九是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十是推出优秀科普作品;十一是以计划管理为核心,加强外事管理和境外地质调查管理,出台境外地质调查管理办法;十二是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简称国科大地学院)创立于1978 年,经历了地学教研室、地学部、地球科学学院等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是中国地球科学人才教育与培养的重要基地。目前,地学院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承办,下设二十二个教研室,聘任的任课教师约400 人。多年来,共有600 多名兼职教授在地学院任教,其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40 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