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研究
个人介绍: 2009至201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基因组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9月博士后出站留院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在BMC Genomics,PNAS Nature Genetics,Genes & Development,Cancer Medicine等SCI期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肿瘤基因组研究包括肿瘤克隆演化、致癌基因突变、异常表达、表观修饰及多组学整合等)
上海勉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属于显示行业专注于显示行业的发展主要产品有:DID拼接屏无缝拼接屏LED室内全彩屏LED室外全彩屏立式广告机壁挂式广告机.企业目标致力于成为行业主导客户首选的第一品牌! 瑞金医院:建于1907年,原名广慈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4万平方米,核定床位1600张,全院职工3445人,其中医师101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及各类**科技人员593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陈赛娟等一大批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医学专家
我们都知道当母亲有双胞胎时不可能区分身体染色条件双胞胎分为同卵双胞胎非同卵双胞胎等同卵双胞胎能预先检测DNA .那么如何区分同卵双胞胎和非同卵双胞胎呢? 同卵双胞胎是在将同一受精卵放入子宫之前分成两个细胞的双胞胎并且单独的床用于培育成年人并且99%的基因完全相同. 双胞胎由两个(或更多)卵细胞同时(或反之亦然)与两个(或更多)精子一起出生并且它们在发育过程中具有它们自己的单独的膜和胎盘. 那么如何区分同卵双胞胎和非同卵双胞胎呢?如果双胞胎的性别不同那么他们必须是不同的双胞胎当然对于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来说很少有同卵双胞胎. 我们通常认为双胞胎是天生的.如果是胎盘则意味着双胞胎是同卵双胞胎两胎胎儿是同卵双胞胎.专家告诉我们这个想法是错误的.胎盘和膜不仅与双胞胎的卵子性质有关.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专家们找到了一种更可靠的方法来确定同卵的双胞胎:DNA与后代相同同时在9个基因位点进行了测试结果是确定超过99%通常在专门的基因组研究中心完成. 香港验血性别被国际医学界认可为更早更准确和更安全的身份识别方法.
摘要: 发现13个与乳糜泻相关的新基因组区域。 概述: 乳糜泻的特点是不能吃麸质,这是一种在小麦和其他一些类型的谷物中发现的蛋白质。这种疾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麸质存在的情况下,身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攻击肠道
张建国,博士、研究员,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系,生物信息学专业,是华大基因临床科研高级总监,华大基因河北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半岛体育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基因组和生物信息相关研究和管理工作,先后参与了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西瓜基因组的组装和生物信息分析,遗传病基因组研究等多个大型基因组研究项目。主持、参与国家、省市课题16项,其中主持5项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帆协帆船特色班) 明德讲坛秉承“明德创新解行并进”校训,以“明德创新、人文化育、兼容并包、求知求是”为宗旨,弘扬大学精神、打造校园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积淀学院文化底蕴。 本期讲座邀请到的嘉宾为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教授。具体事宜敬告如下: 专家简介:张启发,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8年8月7日,国家猕猴桃科技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刘永胜教授带队,联盟单位成员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从事猕猴桃功能基因组研究的6位专家来我所访问。联盟理事长、中国农业科学院猕猴桃资源与育种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方金豹研究员以及团队成员十余人参加了座谈。 各单位就研究工作情况做了汇报,交流了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合作的内容,并达成了在人才、种质资源及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技术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
蛋白组学是源于蛋白质与基 因组两个词的杂合,意指“种基因组所表 达的全套蛋白质”,即包括一种细胞乃至一 种生物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的研究。相对于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旨在认识细胞内全部表达蛋白,包括表达蛋白的数目、水平及其 更新,它们的序列和一切转译后对序列的修 饰,以及蛋白与蛋白、蛋白与其他分子之间 在细胞内、细胞膜和细胞外的相互作用等。 蛋白组学分析方法包括分离和提纯蛋白;测序部分或完整序列;识别功能和与其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本文摘要:新华社东京1月14日电(记者华义)日本东芝公司和日本东北大学14日牵头公布公报说道,其研究人员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在短时间内传输了多达数百吉字节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数据,据信这是全球首次用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如此短时传输大量数据。 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可利用量子技术对信息展开加密传输,它具备保密性好等特点,但长年没能解决问题传输数据量并不大的问题。 公报说道,两家机构研究人员研发出有一种可用作传输大量数据的量子保密通信技术
在长达30多亿年的生命进化史上,生命何时出现雌雄之分?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在2008年最后一期的世界著名杂志《基因组研究》上,王秀娥和张文立博士发表了《番木瓜原始Y染色体的雄性特异区中DNA甲基化和异染色质化》的研究论文,初步揭示了性染色体的起源变化机制。番木瓜的雄性区域很有可能和人类2亿至3亿年前的Y染色体相似。这种水果Y染色体基因为人类性染色体起源和进化的初始阶段所发生的事件提供了间接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