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s
随着永续发展目标 (SDGs)的兴起,化学工程也进入“绿色制造”的新纪元,更是切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另一方面,因应气候变迁与温室效应,净零排放及碳中和技术也是近年来全球瞩目的关键议题。 本研究室 “功能性基因与蛋白质组实验室 (Functional Genes and Proteomics Lab) ”是以挖掘新基因、优化基因通路、建立新技术等方式来达成碳中和生产高值化学品
冯立国,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中国园艺学会青年分会理事,中国玫瑰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扬州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研究方向为观赏植物种质资源与分子生物学,重点围绕玫瑰种质资源评价、功能基因挖掘、新品种培育、玫瑰精深加工技术及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工作
GO涉及的基因和基因产物词汇分为三大类,涵盖生物学的三个方面:生物过程、细胞组分、分子功能。生物过程(biological process)指由一个或多个分子功能有序组合而产生的系列事件;在做差异筛选的时候一般是选择生物过程,因为生物过程给出的信息比较多,对于差异基因的选择来说,它能提供更多的信息。 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是系统分析基因(及其编码产物)间关系、基因功能、基因组信息的数据库,它有助于研究者把基因及表达 信息作为一个整体网络进行研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6.551)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mechanism of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biocrusts to warming and reduced precipitation: From microbial functional genes to enzyme activity”的研究文献,该文献揭示了从微生物功能基因到酶活性等不同生物作用下土壤氮素转化机理。 土壤氮矿化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然而在生物覆盖的土壤中,氮矿化作用对长期变暖加上干旱的反应机制的信息很少
根据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在怀孕期间饮食不良可以导致后代持续一生的生理改变。这项发表于Cell Reports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当怀孕小鼠被喂食缺乏蛋白质的饮食时,胚胎内对健康生长至关重要的基因表达将受到干扰。 逆境的影响,例如早年饮食不良,是否会导致持久的影响,长期以来吸引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
个人介绍: 2009至2014年就读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获基因组学专业理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9月博士后出站留院工作,已发表学术论文数篇在BMC Genomics,PNAS Nature Genetics,Genes & Development,Cancer Medicine等SCI期刊。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信息学(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肿瘤基因组研究包括肿瘤克隆演化、致癌基因突变、异常表达、表观修饰及多组学整合等)
199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2000-2008年,博士后工作于美国爱因斯坦医学院;2008-2018年,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2018至今,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长期从事RNA生物学研究,目前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侧重于多种形式的RNA剪接发生机制、RNA剪接调控的发育、疾病机制和RNA剪接保真性机制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包括Genes & Development Cell Report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RNA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先后获得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和上海市“浦江人才”等人才项目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项目资助。 报告时间:2023年2月21日(星期二)下午3:30 学校地址: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长晖路666号 邮编212100 TEL:0511-84448630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表观遗传学研究,在表观遗传信息继承的模式、机制,以及表观遗传修饰的建立机制和生物学意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的创新性成果,是国内表观遗传学研究的领军人才之一。作为通讯作者在Nature Science Mol Cell Genes Development Cell Research,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等杂志上累计发表研究论文五十余篇,并应邀撰写多篇综述文章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于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IF:6.551)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he mechanism of soil nitrogen transformation under different biocrusts to warming and reduced precipitation: From microbial functional genes to enzyme activity”的研究文献,该文献揭示了从微生物功能基因到酶活性等不同生物作用下土壤氮素转化机理。 土壤氮矿化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微生物介导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然而在生物覆盖的土壤中,氮矿化作用对长期变暖加上干旱的反应机制的信息很少
个人概况: Denise Montell博士, 1983年毕业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系,1988年获得斯坦福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学位,现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细胞动力学中心主任。同时,Denise 还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和美国癌症学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顾问,遗传和发育(Genetics and Development)、致癌基因和细胞增殖(Oncogenes and Cell Proliferation)等杂志的编委,Cell,Science,Nature等多家杂志的评审。 主要从事癌症和出生缺陷等疾病的基础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