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理论
工程力学是解决土木、水利、机械、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船舶、化工等工程领域关键力学问题的一门学科。本专业拥有力学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力学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土木工程(工程力学方向)博士后流动站,工程力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创造了有利条件。 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和计算试验综合能力,擅长应用计算机及其结构分析软件技术进行工程结构的设计、制造、分析和评估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了《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WAJCI)年报》。《锻压技术》杂志在冶金工程技术学科领域102个期刊中排名第47名,入选“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2区”。 该报告的期刊分类包含了240个学科领域,其中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设置了177个学科领域类目,哲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设置了63个学科领域类目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平面包装设计、广告艺术设计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适应包装设计、广告艺术设计、企业企划(营销)设计岗位的需要,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主要课程:包装设计、广告设计、包装结构、容器造型、标志设计、企业视觉识别(VI)设计。专业课程:色彩、包装印刷工艺与经济成本核算、现代设计史、市场调研与设计定位、包装促销与消费、包装设计与品牌塑造、包装策略及其应用等
课程介绍 局部解剖学regional anatomy是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人体各局部由浅入深的结构、形态、层次和毗邻关系的解剖学,是外科学、妇产科学和影像诊断等重要I临床 课程介绍 护理教育学是研究护理教育过程基本规律、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一门学科,是培养护理人才、促进护理学科发展的重要手段。《护理教育学》是护理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课程紧紧围 课程介绍 本课程为中山大学妇产科学精品课程教学视频,全套视频共22集,由知盈医学课堂整理免费共享
spContent=材料是人类生存和文明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是直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材料的发展及其应用是人类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里程碑。没有材料科学的发展,就不会有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公民修养,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掌握必要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个性、人格和身心健康发展,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专业主干课程: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规划与开发、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政管理、专业英语。 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可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空气动力学重点实验室成立揭牌仪式7月23日在空气动力研究基地举行。该实验室将有力地推动我国空气动力学基础研究,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提供重要保障。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为重点实验室授牌并讲话
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处理常见病、多发病和常见的危重病症;有一定的预防医学和中医学的基本知识。 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口腔医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医疗技能;具有口腔及颌面部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预防和急、难、重症的初步检查处理能力;具有口腔修复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一般操作技能。 培养目标: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护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急诊、危重病人、麻醉后病人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操作技术及专门护理的技能,并能够运用护理程序为麻醉病人、危重病人提供整体护理、监护技能以及有效的健康教育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邱晨辉)北京时间5月14日20时,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 )对外公布2018年62名新成员名单,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院长、研究员裴端卿作为中国科学家入选为新的外籍成员——这是中国第9位获此殊荣的科学家,也是此次入选名单中唯一来自中国的科学家。 此前,我国已有8位科学家入选EMBO成员,分别是2006年入选的中科院院士杨焕明、2013入选的中科院院士李家洋和中科院院士施一公、2014年入选的美国科学院院士王晓东、2015年入选的中科院院士邵峰、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2016年入选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和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吴虹。 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是国际生物医学界著名的非官方的学术组织,成立于1964年,总部位于德国海德堡,目前有1800多位顶尖研究人员,其中有87位成员曾获得诺贝尔奖
欢迎来到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官网! 绿色航空动力研究所(简称“动力所”)是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下设的3个研究所之一。动力所围绕“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系统”的发展主线,在国内领先研究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系统的基础理论、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产品设计研发和测试,在新型绿色航空动力领域不断探索与发展,最终形成汇聚国内重点高校硕博人才和企业高工,专注绿色航空能源动力系统创新方向的科研机构。 动力所现有专家顾问12名、专业技术人员10名,专家及团队成员主要来自清华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南京航天航空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中科院热物理所、西安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的教授、专家及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