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2020年3月,疫情接近尾声,迎来春天里喜庆时刻。经过半年多的交流、研讨、考察之后,北京师范大学创新教育研究院与成都华德福学校,正式签署成立“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华德福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作为全国教育发展改革的排头兵,承担着国家教育理论提升、先进教学实践总结、重要教学模式推广的重任
如果您打算进入德语国家的大学学习,参加德国预科课程能够很好地确保您的德语达到大学高等教育的要求。我们所有的德国预科课程都针对性地扩充您的学术词汇量,让您做好充分准备,在考试和面试中获得成功。 EF海外学年课程结合语言学习和学术内容
本报讯 针对全国政协委员提出的《关于加强儿童灾难教育的提案》,教育部经商国家卫健委、应急管理部,已于近日予以答复。9月7日,教育部官网公布了《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0949号(教育类051号)提案答复的函》(简称《答复》)。 《答复》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突发事件,未成年人是重点保护对象
2023年2月16日下午,永利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在第一会议室召开2023春季学期全体委员会议,进行新开课程教学大纲研讨。会议由李俚副院长主持,永利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以及新开课程教学大纲主笔教师参加会议。 李俚副院长首先对教学大纲对指导课程教学的重要性进行说明,强调所有教学大纲在实施前应由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审核,充分落实OBE教育理念,确保教学大纲制订科学、规范性,与专业毕业要求和课程达成情况分析能对应
■※课程目标及内涵 (Course Objectives and Contents) (限2000中文字) 为因应深耕计划全校博雅教育的推动,整合校内学生社群干部的培育,规划此Tunghai’s way课程,成为每一位学生领袖干部的基础培力课程,贯彻本校立校14点备忘录所述东海所欲培养的人才理念。 课程所规划的内容,将从认识这所学校的立校精神,从各种立校的文献中,深入了解立校的教育理念,并实地的从企业主管、毕业校友的角度,述说曾经受到的东海教育、立校精神为其带来的影响;并阐述仆人领导的服务精神及特质,规划学生领袖培育的路径,让课外的学习规划能真正将求真、笃信、力行校训,落实到生活与学习当中。 课程分六大部分: 1.东海立校精神探讨:立校教育理念文献探讨,校训求真、笃信、力行;校园各年代毕业学长姊分享
本套教材依循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纲要语文领域──本土语文(原住民族语文)之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并以课程大纲与教材细目编辑小组拟定之“族语教材课程大纲与第十一阶教材细目”,做为各语教材编写组之编辑依据。 二、第十一阶教材课程主轴【人伦与规范】,可分为两大单元: 三、本套教材架构分为“学习手册”及“教师手册”: (二)“教师手册”配合学习手册,包含8单元:各课课文主旨、课文内容、词汇解释、句型补充、教学活动、语文知识及语言文化补充资料等,提供教学参考之用。 本套教材之编写,以启发学习原住民族语文之兴趣为主,课程主题及体裁设计使学生习得原住民族语文理解、表达、沟通之能力,并强化族语文涵养及族群认同,传承原住民族智慧及文化创新之素养,同时培养多语言知能与多文化视野
“席卷全球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奔腾而至,网络改变教育、智能创新教育,网络和智能叠加催生高等教育变轨超车,作为人才摇篮、科技重镇、人文高地的中国大学必须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2019年4月,中国慕课大会在北京发布的《中国慕课行动宣言》赢得广泛共识。我国慕课以新的教育形态正在改变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理念、经验和模式。 2016年以来,外语与国际教育和彩网快3以学校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中的课程改革试点为契机,转变教育理念,加大师资投入,建设教育资源,努力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改革,探索基于互联网+的“翻转与体验”高效混合式课堂改革,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成效为目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课程目标 (Course Objectives) 本设计课程采小班教学,以因应学生个人之特质发展,并针对每个设计作品给予个别的指导外,另外也进行团体的脑力 激荡,师生彼此互相学习、共同成长外,并冲击出更多火花。本课程教学目的除培养学生于专业景观设计之就业能力 外,也着重就业力(employability)的培养,关注学生于景观设计专业领域的长期生涯发展,以提升本系毕业生的竞争 力,强化个别学生的就业本质。本课程之教学目的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沟通技巧、电脑技能、团队工作协调能力、个人创 造力激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时间管理、抗压力、领导能力,以及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等核心技能的发展
2019年6月13日,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关于公布2018年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名单的通知》(教高评中心函[2019]72号)公布了2018年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名单,我校水利学院的水利水电工程、农业水利工程两个专业通过认证有效期为6年(有条件),起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4年12月。 我校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已于2015年首次通过认证,2017年9月向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提交第二轮认证申请,农业水利工程为首次申请认证。2018年10月29日至31日,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专家组到校对两个专业进行认证现场考查工作,专家组从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支持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考查和评估,对我校两个专业的教育教学情况给予了科学的评价和充分的肯定
由于人类对环保需求的迫切,以及全球资源的限制,使得新能源的各种应用有快速发展的产业机运。加上近年来充电电池,半导体,软件技术的进步,新能源的各种应用更为突出。本课程目标是由讨论新能源技术发展,诸如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核能发电,产品回收,碳中和,碳权,Arduino使用等等...来探讨未来新能源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