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行星
记者10月15日从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获悉,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将于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奔赴南极,这将是“雪龙”号首次到访天津,在天津期间将向公众开放。 据悉,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共有219名考察队员,将执行“一船三站”的科学考察任务。其中,长城站度夏科学考察任务共13项,包括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南极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研究、南极地衣菌藻研究、长城站浮游生物调查等;中山站度夏科学考察任务包括艾默里冰架野外调查、达尔克冰川动力学研究、拉斯曼丘陵典型湖泊研究、极地机器人系统现场考察等6项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近日再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围绕一颗距地球大约100光年的小恒星运行。这颗名为TOI700e的行星可能由岩石构成,大小相当于地球的95%。 中新网引述NASA的消息报道,借助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苔丝”(TESS)的数据,科学家们发现第二个地球大小的行星,名为TOI700e(图),其体积是地球的95%,表面可能有液态水和覆盖的岩石,围绕著一颗距地球大约100光年的小恒星运行
新华社北京3月5日电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皮策太空望远镜观测的新数据发现,距离地球700光年外一颗行星的大气中含有大量水蒸气。 这颗行星编号为WASP-39b,是一颗炽热的气态行星,质量与土星相似,半径约为土星的1.5倍。新分析发现,该行星大气含水量是土星的3倍
Google AI 与美国太空总署(NASA)致力于寻找系外行星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合作立功,从庞大的数据库中分析找出 2 颗漏网之“星”,其中名为 Kepler-90i 的行星很特别,它的出现让 Kepler-90 恒星系统脱胎换骨成一个“迷你太阳系”。 NASA 在 12 月 9 日便抢先释出让人心痒难耐的风声,与 Google AI 合作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有了全新发现,国外媒体这段时间一直在热烈猜测 NASA 是否找到了外星生命。谜底直到 14 日的记者会上才公布,虽然不是发现外星生命,但也是个不小的惊喜,Google AI 从太空望远镜过去的数据中计算、发现以前被遗漏观测的 2 颗系外行星:“Kepler-90i”和“ Kepler-80g”
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在距离太阳系仅31光年外发现潜在适居的超级地球“GJ 357 d”。(撷取自NASA) 〔即时新闻/综合报导〕移民宇宙是科幻迷长年的梦想,找寻适合人类居住行星更是太空探索任务的重点项目之一,美国太空总署(NASA)宣布,凌日系外行星巡天卫星在距离太阳系仅31光年外发现潜在适居的超级地球“GJ 357 d”,是人类有史以来首度发现如此近距离的适居行星。 根据《CNN》报导,本周发表在《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科学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科学家在长蛇座(又称九头蛇星座)中一个类太阳恒星系统内发现3颗系外行星“GJ 357 b”、“GJ 357 c”、“GJ 357 d”,其中以“GJ 357 d”与其绕行的恒星距离最为恰当,可支持该行星地表的液态水存在,可能孕育生命
尘埃对行星气候影响示意图 图片来源:《自然—通讯》 大气矿尘或许会提高系外行星的潜在宜居性。6月9日刊登于《自然—通讯》的这项发现表明,在研究类地系外行星时,人们还需要考虑矿尘的潜在影响。 所谓“宜居带”是指恒星周围存在一个表面可能有液态水的类地行星的区域
高级中等学校生涯规划学科中心办理“生涯绘行动-学习历程初探”研习,请生涯规划教师、辅导教 师及综合活动领域生涯规划科师资培育生参加。 一、 欢迎生涯规划科教师、辅导教师及修习综合活动领域生涯规划科师资培育生,报名参加旨揭研习,研习相关资讯如后: (一) 全国公私立高中职生涯规划科教师或辅导教师者,请登入全国教师在职进修资讯网报名,研习代码:3734644。 (三) 报名自即日起至112年2月28日(星期二)止
差不多啥都有但就是和地球不一样“星际邻居” mile米乐m6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天文学论文,科学家分析了23个白矮星“邻居们”的大气,并对白矮星星系内的行星和太阳系内类地行星(包括地球)的主要组成,得到的最新证据显示,在我们太阳系外的邻近星系中,行星的地质和矿物组成可能比此前认为的更为多样。这些发现表明,有些地外行星可能有独特的行星吸积和分化过程,与地球的组成大不相同,并且在太阳系内没有可以直接比较的对应行星。 科学家们已经知道,一旦某个主序星(就像我们的太阳)能量耗尽,它首先会膨胀成红巨星,然后缩小变成白矮星,在此过程中捕获周围轨道上的行星
金星大距可以分为金星东大距和金星西大距,这时候观测水星是**的,角度最大,那么大家知道金星西大距时哪个时间段观测比较好吗?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星座知识为大家揭晓下观测金星的**时间? 清晨3时到6时,特别是5时前后。西大距是指金星在太阳西面距离最远的时候。由于在西面,金星会比太阳先出升,早落下
中研院由高见道弘(TAKAMI Michihiro)博士主持的国际天文研究团队,发现金牛座的RY星有一层前所未见的半透明尘埃层,是覆盖行星宝宝的一层特殊“羽绒被”,具有可保温原行星盘之功能,此发现对行星形成演化理论具关键影响。该论文发表于在2013年8月1发行之《天文物理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研究行星如何形成是天文学界相当热门的领域,尤其环绕年轻恒星周围称为“原行星盘”的一圈盘状气体和尘埃,向来吸引许多科学家投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