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符
摘录《流畅的python》书中前言部分作为本篇文章开头: 受其他语言的影响,你大概能猜出python会支持正则表达式,然后就回去查阅文档。但如果你从来没有见过元组拆包,也没有听过描述符这个概念,那么估计你也不会特地去搜索它们,然后就永远失去了使用这些python独有的特性的机会。 使用python也有好一段时间了,正如上面那段话所说,对于python只是了解其中的基本用法,对于一些高级的语法很不熟悉,正好最近事情都趋于稳定,也可以静下心来从头到尾真正的学习下python这门语言了
字节(Byte)是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并且是硬件所能访问的最小单位。前面说过,CPU 只能直接处理内存数据,不能直接处理硬盘数据。硬盘数据必须先调入内存条中才可以运行
I/O多路复用这个概念被提出来以后, select是第一个实现 (1983 左右在BSD里面实现)。其函数原型如下: 该函数第一个参数表明我们要监听的文件描述符的最大值,中间的三个参数?readfds writefds exceptfds指向描述符集最后一个参数是超时时间。 它所需要的fd_set类型其实是一个__FD_SETSIZE长度bit的数组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进程是正在运行的程序实例,而线程是进程中真正执行任务的基本单位。也就是说,一个运行的程序至少包含一个进程,一个进程至少包含一个线程。 线程不能独立于进程而存在
& :表示等同于的意思,2>&1,表示2的输出重定向等同于1 2>&1 :接着,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 等同于) 标准输出,因为之前标准输出已经重定向到了空设备文件,所以标准错误输出也重定向到空设备文件。 实例解析: 两者的不同点在于: 要解释这个问题,还是得提到文件重定向。我们知道>和<是文件重定向符
当crontab 里跑一个运行时间不确定的任务,如有时需要30秒完成,有时需要5分钟完成,而在定时任务里我是设定每1 分钟运行一次。这样就容易引起上次任务还没跑完又开始跑了。这时可以用进程锁来运行
众所周知,在多核 CPU 遍地开花、众核攻城略地的今天,并发的程序设计模式已经是显学。关于线程调度的文章也数不胜数,但大部分这样的文章都只停留在策略层面上,如轮转、彩票;很少有文章介绍背后的机制(mechanism)。这一方面再次说明了操作系统设计中常说的“策略与机制分离”的有效性,使得我们可以完全不谈论调度的实现机制而理解调度的行为,但另一方面则让调度机制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IO就是输入输出,这个输入输出的对象是针对主存来说的,往主存上复制数据就是输入,从主存上往外部设备上复制就是输出。这些外部设备包括磁盘驱动器,终端和网络等。对于Unix系统来说,一切都被抽象成文件,对于IO操作,实际上就是对文件进行操作
程序支持受 web 层或基于令牌的身份验证保护的 OGC WFS、WMS 和 WMTS 服务。 WMS 提供经过地理配准的地图图像。 WMS 服务也可包含样式化图层描述符 (SLD),用于指定 WMS 图层的符号化和描绘方式
Zebra 是各种越狱工具的流行替代包管理器,已于周一更新至 1.1.30 版,其中包含大量错误修复和改进。 引用更改日志,用户可以预期 Zebra 版本 1.1.30 中存在以下差异: 解决了当使用“finish”文件描述符(也称为 $CYDIA 变量,向包管理器发出包需要重新启动、重启等的信号。 现在支持某些语言中仅一个字符的搜索查询 — 以前,出于性能原因,Zebra 总是要求至少两个字符,否则输入单个字符可能会导致包含数千个包的性能繁重的结果列表,但并非所有语言都有如此多的包和那些语言现在支持单字符搜索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