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
荆楚理工学院期刊社成立于2008年7月。期刊社为学院直属教学科研单位,是一个集期刊管理和编辑出版为一体的学术机构,下设综合科、荆楚理工学院学报编辑室、荆楚学刊编辑室。全社现有职工8人
时 间:2019年11月22日(周五)下午2:30-3:30 地 点:11号楼213 阎培渝,1955年7月出生,现任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建材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建筑材料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2014年起任我校“闽江学者”讲座教授,任福建省“2011”环保节能型高性能混凝土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 担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材料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分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主任委员、《硅酸盐学报》副主编、《电子显微学报》编委、《建筑材料学报》编委等多项学术兼职。 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在权威、核心杂志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
目前国内ORACLE课程的教学存在着学习态度差、群体约束力不强、缺乏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了一个CPC模式,即以案例(Case)为导向,项目(Project)为主线,认证(Certification)为目标的Oracle课程教学改革思路,从课程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改革。目的是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具社会性,使之成为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高技能的人才
广大青少年的生命安全与中小学建筑的抗震性能优劣息息相关同时在地震灾害发生后学校建筑自身的属性十分适合为无家可归的人们提供一个基本的生存环境加之学校的厕所、食堂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避难人群的基本生活需求。剩下的比方说操场、停车场之类的的户外大型开放空间也也提供了必要的室外开阔空间。可如若是灾后的学校遭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坍塌必将会给学生和普通民众造成很大程度上的伤害与损失
张振改,女,河南桐柏人,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教育效能学术委员会委员。 1、政策分析视阈下我国高校扩招问题分析研究,校青年基金项目; 2、教育政策的非预期结果研究,校博士基金项目; 发表论文和著作: 6、《西方发达国家教育行政职能的发展趋势》,《教学与管理》2002.5,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2.7转载(独立完成) 8、《影响我国中小学校长权力的因素分析》,《教学与管理》2005.1(第一作者) 9、《从分歧走向对话:教育管理理论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之间的选择》,《外国教育研究》2005.7(独立完成) 13、《大众化进程中我国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有效条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2(第一作者)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澳大利亚研究人员在西澳海岸发现了地球上目前已知最大的植物——波西多尼亚海草。这棵单株植物绵延180公里,覆盖约200平方公里的面积,或已超过4500岁高龄。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
12月8日,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公布2022年湖北省期刊发展扶持资金资助项目评审结果,我校学报编辑部申报的“喜迎党的二十大”栏目荣获唯一一等奖。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以来,湖北省委宣传部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做好主题宣传,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荆楚篇章”的主题,开展期刊发展扶持资金资助项目评审工作,从组织策划、内容质量、社会效果、创新导向等方面对申报的项目进行评审,共评选出15个项目。除我校学报“喜迎党的二十大”栏目获一等奖外,《党员生活》《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的两个栏目分获二等奖,另有12家期刊栏目获三等奖
曲竟玮,1983年生,黑龙江东宁人。文学博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访问学者。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诗、影视文学、俄罗斯汉学
--管理机构站点-- 纪委(监察专员办公室) 党委(校长)办公室(政策法制处、巡察办) 组织部(党校) 统战部 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审计处 离退休工作处 工会 妇委会 团委 学生工作处(武装部) 人事处(人才工作处) 教务处 发展规划处 科技处 社会科学处 计划财务处 招标办公室 国有资产管理处 后勤服务处 校园建设与管理处 国际交流处 保卫处 招生就业处 合作发展处 就业信息网 --教学教辅机构站点-- 文学院 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外国语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光电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生命科学学院 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体育学院 音乐与舞蹈学院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传媒学院 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初等教育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枣庄电大] 大学英语教学部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创新创业学院 鲁班应用技术学院 国际教育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 乡村振兴学院 图书馆 档案馆 实验管理中心 网络中心 学报编辑部 健康工程技术研究院
张思玉:二级教授,专业技术一级警监,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生副导师;国家林业局森林防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森林消防学院院长。 1983年本科毕业于新疆农业大学,获学士学位,1992年研究生毕业于东北林业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7年10月调入福建农林大学,200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2003年9月作为专业带头人被引进到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先后任治安系副主任、主任,林火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研究技术预见专家,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湖北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国家林业局首批“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江苏省“十三五”重点建设学科(林学一级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森林消防专业优秀教学团队”负责人;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森林消防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消防协会森林消防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促进会理事,江苏省林业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重大项目稽查处特邀专家;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专家;南京林业大学和西南林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学院学术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