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所
9日,国家图书馆迎来建馆111周年。第十五届文津图书奖同日在京揭晓。 8日晚,国家图书馆通过各平台、文化和旅游部官网等权威网络和新媒体平台,以及国家图书馆官方自媒体同步推出
2018年“一带一路”生物质能源开发与应用培训班开班仪式于7月24号上午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顺利举行。 开班仪式由生科院李祥锴教授进行主持。李祥锴教授详细介绍了科技部对该培训班项目的大力支持,并对往年培训班的活动进行了总结
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理论物理研究已有七十五年的历史, 自 1928 年建所以来,李荫远、戴元本、郝柏林、蒲富恪 、李家明、霍裕平、蔡诗东、杨国桢、于渌、陈式刚、王鼎盛院士等先后在物理所从事理论研究, 并且在理论物理前沿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 凝聚态理论和材料计算研究室( 简称理论物理室 )成立于2001年7月,是在凝聚态物理学各主要方向上从事基础理论研究的专业研究室 是篮球比分向国内外开放的研究室。 凝聚态理论和材料计算实验室自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中科院知识创新试点工程基地以来,本着“开放、流动、竞争、联合”的创办方针,努力造就超越前代学术水平的优秀青年理论物理学研究人才,并积极开展与国际各理论物理中心的交流,已初步拥有一支精干研究队伍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突触传递研究组主要从事神经突触传递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机制。研究工作主要以中枢CALYX突触为标本,结合调控蛋白表达(基因剔除、蛋白调降或过表达)的分子生物学方法,用膜片钳、细胞荧光测量、光裂解细胞内钙离子络合物等生物物理学手段,研究一些重要突触蛋白在突触传递中的作用。现因工作需要,拟招聘博士后2名 应聘博士后人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 近年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有志于从事神经科学研究; 2. 具有神经科学研究背景,熟练掌握电生理、解剖学、生物学实验技术; 3. 具有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精神
哈电集团一贯重视产学研合作,充分利用社会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研发活动。先后与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工大学、国家万搏体育(中国)有限责任公司燃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科院热物理所和金属所、西安热工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合作(如委托研究、联合攻关、产业技术联盟等),解决了产品设计和制造中的一些关键问题,促进了公司的技术进步。哈电集团是黑龙江省动力装备技术创新联盟、黑龙江省高纬度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国家水动力研究联盟和700℃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创新联盟理事单位
由教育部资讯及科技教育司指导、教育部生医产业与新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育计划办公室主办之“生医产业与新农业创新创业竞赛”,12月12日在集思台大会议中心举办,今年中兴大学在新农业组,有三团队参与竞赛,荣获一金奖与一银奖的佳绩。 此次参赛团队由全国10所大专院校,横跨13个推动中心,共推选出38组优秀创业团队,进行创意激荡竞赛。兴大新农业推动中心今年推派“天气探长”、“奥干尼克”与“植物生长加速器”三组团队参与竞赛
2017年11月2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成立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国科大玉泉路校区礼堂二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仲礼,中国科学院院士詹文龙等出席学院成立揭牌仪式。揭牌仪式由国科大副校长苏刚主持,丁仲礼校长讲话
2019年11月13日下午,由安徽省老龄工作委员会主办、安徽省老科协、滁州市老科协承办的2019年安徽省银龄志愿行动科普报告团走进滁州二中进行科普讲座。科普报告团由原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装置设计研究室副主任吴维越、中国科学院等离子所托卡马克物理研究室副研究员鄢荣主讲。安徽省老科协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王丽真、滁州市老科协专家组组长胡成功、副组长缪瑞荣、秘书组负责人徐宏耀、办公室负责人李亚南、滁州二中校长胡刚、副校长李进以及滁州二中高二理科3个班的同学近200人听取了科普讲座
日前,江苏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吴仲华班”正式开班。30名本科生和20名研究生将通过校所联合培养方式,进行航空宇航动力专业的学习。 吴仲华是世界著名的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叶轮机械三元流动理论创始人、中国工程热物理学科创立者、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奠基人,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4220万元!松山湖2家单位获得2019年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 近日,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发布了关于下达2019年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项目计划的通知,其中,园区的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新一代非晶合金的设计、制备及先进制造基础研究项目 ,以及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高功率光纤激光驱动13.5nm极紫外光刻光源的机理与优化研究项目,2019年共获得4220万元的资助立项金额共计8440万元,园区单位承担的项目数占本批项目总数近六分之一,所获资助金额占本批项目资助总额近15%!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广东优势特色产业和社会发展关键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全面覆盖生命科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资源环境、海洋科学、人口健康、工程科学、数理与交叉前沿等基础研究八大学科领域及36个专业方向。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对标国际最优最强最先进,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建立国际同行评议和稳定性支持机制,争取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的重大突破。突出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准确凝练重大科学问题,依托重点机构和团队,发挥基础研究重大项目的牵引作用,培育形成合理人才梯队,促进学科交叉创新,推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的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