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沽源:说说莜面(四)
莜面,还有一个任何面类不能比拟的特殊功用。白面和的软啦,加点莜面,立刻变硬,糕蒸软啦,掺和点莜面,即刻筋道变硬。莜面还可以和山药淀粉混合,做成凉粉;和干山药面混合,吃干山药面鱼儿;和玉米面掺和,蒸玉米窝窝。但做莜面是自成食品,不允许掺和任何面类。在纯莜面食品中首推的应该是莜面窝窝、莜面鱼儿,这是莜面的一种传统做法,是坝上一种主要的家常面食。

做莜面窝窝、莜面鱼儿,吃起来简单,做起来不易。在民间有“看着容易做好难,掌握技术须三年”之说。推莜面窝窝技术较难掌握,没有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是达不到“薄如纸,上下齐,口圆腰直队站齐”的。老把式双手操作,右手在手背背一块小拳头大小的莜面团推成舌状,左手食指卷筒,动作协调,迅速,一推一卷一立,即毕,给人一种特技美的享受。立时要一个挨一个排列有序,看上去就像放大了的蜂窝。蒸熟后即可食用,蘸着羊肉蘑菇汤,香而不腻,荤而不膻,饱而不舍。
搓莜面鱼鱼,要做到莜面美味适口,也并非易事。重要的是和好面,过不了这一关,莜面鱼鱼就不会筋道。有经验的农妇,在一块大面板上右手五股,左手四股,一左一右同时逆向搓,搓出的莜面鱼鱼“细如香、盘如蛇、长如线,从头至尾匀称不间断”,绝啦。

还有独具艺术特色吃法的莜面饺饺。此饺子馅不同,风味也各异,但莜面固有的醇香不变。其做法是用和好的莜面取一块,放在拳头上,另一手在外面捣面团,边捣边转,越转越快,直到捣成半圆的鸡窝状,里面包上馅,用手将口捏好,放在蒸笼上,上锅蒸15-20分钟即可食用。馅有多样,随原料而定,但包馅要松,不能填紧,莜面饺做到食之味美,馅鲜软嫩。还可以在和面时莜面内加少许山药淀粉,民间称玻璃饺子,吃起来别具一格——忒香。
最简单的吃法就是莜面搅拿糕了,因其简单,坝上有句歇后语“光棍打拿糕——自搅”。拿糕的做法说简单也不简单,没有一定的技术,一定的耐性,一定的功夫,是很难做好的。“功夫不到不熟,技术不佳不筋”就是指搅拿糕的。做搅拿糕要掌握要领,先要把水烧开,待水冒花后,停火,让水静止,把莜面慢慢地撒入水中,待干莜面全部覆盖开水后,开始加火,水从气冲开的缝隙中冒出,用搅面棒朝一个方向搅锅中的面团,搅好后再倒一点水稍闷一下就可以蘸汤吃了。搅拿糕,水正沸腾时撒面,做出的拿糕里就有硬面疙瘩,吃起来有生面的味道,而且搅面时候一定要一个方向,否则拿糕不能熟。

莜面除了蒸着吃以外,还可以炒着吃,就是打成莜面傀儡,中间放麻油、葱花、盐干炒,炒得冒出大气后即可食用。食之令人感到茸软柔松、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莜麦不嫌土地贫瘠,不怕无霜期短,干旱折磨,毅然挺着脊梁永远扎根在坝上。莜面很倔强,离开故土,任你怎样摆弄,一蒸就软塌塌地变形,一吃就粘乎乎的变味儿。莜面又很迷人,吃一次印象深,越吃越难割舍。
坝上人的骨骼里有莜麦的滋养,血液中有莜面的情愫。他们经常告诫人们,留住莜面的坚韧,警惕莜面的桎梏。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宋利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