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有多种不同的切入角度和话语方式学者型的批评家往往喜欢借用大量的学术观点努力建构自己的话语方式甚至批评体系而作家型的批评家往往从文本、文学感悟、阅读体验等方面出发在批评文本中体现出随意性、辐散性等特征不在意是不是能够建立自己的话语体系。这些批评方式各有各的特点共同推进了文学批评的发展。容本镇属于作家型的批评家他出版过长篇小说、散文等文学作品在文学批评中他以对张承志小说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评价标准和学术视野并由此扩展到对广西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随意性、感悟性、经验性特征。
(1)相思湖是广西民族大学内的一个湖泊,把校园分割为几个不同区域,以桥梁相连。湖畔长满绿树,尤以红豆树居多,因此被命名为相思湖。在各种文化活动中,相思湖是广西民族大学的象征,甚至是代名词。
(2)广西文艺理论家协会在2017年更名为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
(3)截止2000年的“相思湖作家群”的相对完整的名单可以参考大禹、朦胧撰写的《相思湖:少数民族作家的摇篮---相思湖作家群现象研讨会综述》,见容本镇主编《悄然崛起的相思湖作家群》,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进入21世纪以来,广西民族大学的教师、学生中又出现了更多的作家,因为不是本文说讨论的主题,此处暂不涉及。
(4)容本镇选择张承志作为研究对象可能有一些特殊的机缘,或者说具有偶然性。一方面,容本镇本来就喜欢张承志的小说,对其开展了一些前期的阅读和研究工作,另一方面,毕业于广西民族学院的青年批评家杨长勋当时在广西艺术学院工作,他在20世纪90年代初策划了一套“中国当代少数民族作家研究”丛书,每本书研究一个少数民族作家,并邀请了几位年轻的专家参与撰写。容本镇研究的是小说家张承志,我研究的是诗人木斧,杨长勋研究的好像不只一人,主要是广西作家,其中有诗人韦其麟。书稿完成后,全部交到了杨长勋手上,但一直没有找到机会出版,后来杨长勋突然因急病去世,书稿就没有下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