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妍,女,1981年4月生,海南文昌人,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海南大学精品课程《公司金融》的负责人。主持省级课题7项,在《海南日报》(理论版)等重要报刊和核心期刊发表20余篇学术论文。研究成果被实践部门和政府相关部门采用,研究成果多次被同行学者引用,同时被国内多家网站收录或转载。研究成果获得第四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优秀论文奖和海南省金融学会优秀论文奖。
主要从事金融学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咨询工作。主要研究兴趣:金融理论与政策、公司治理与金融行为、国际金融管理与金融市场研究等 。讲授科目:《公司金融》、《国际金融》和《货币金融学》。
1、创新财政支持方式 加快推进瓜菜大棚建设,《海南日报(理论版)》,2015年1月20日。
3、我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异象研究――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前后的比较分析,《价值工程》,2014(1)。
4、海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农村财政与财务》,2014(3)。
5、高管过度自信对现金股利波动性的影响研究,《中国注册会计师》,2014(5)。
8、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海南日报(理论版)》,2013年8月6日。
9、以财政保障机制助推海南林业发展,《海南日报(理论版)》,2012年10月9日。
13、完善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 支持海南新农村建设,《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6)。
14、关于海南省财政支持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农村财政与财务》,2009(12)。
17、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海南金融》,2010(5)。
18、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基于货币市场传导的实证研究,《海南大学学报》,2007(1)。
20、实践教学在国际金融学中的应用,《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8)。
22、试论实践教学在金融学中的应用,《教学管理与教学方法改革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4)。
1、主持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研究”(项目号:HNSK(Z)12―13)。
3、主持海南省教育厅高等院校科学研究项目:“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基于货币市场传导的实证研究” (项目号:HJ2008-30)。
4、主持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金融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视角”(项目号:hdjy1316)。
5、主持海南大学青年基金课题:“国际旅游岛背景下海南省农村资金互助社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qnjj1134)。
6、主持海南大学服务地方经济课题:“海南省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战略研究”(批准号:qnjj1306)
7、主持海南省农业厅课题:“加强财政支持海南现代农业发展研究”
1、《海南省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研究》(研究报告)获得第四届海南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
2、《关于海南省农村信用社支持海南新农村建设的思考》获得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第五次优秀论文奖;
3、《关于海南省财政支持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获得2010年度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征文三等奖;
4、《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海南省的视角》获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第六次优秀论文三等奖;
5、《农村信用社贷款定价机制研究―以海南省为例》获海南省金融学会优秀金融论文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