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的论文虽然是用mixed-methods approach,但我不是case study的专家。如果说得不正确,欢迎指正。

在上case study的课程时,有一个大家常问的问题:作case study需要多少受试者?样本数要多大?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答案。作case study,你的样本可以是1个人,也可以有二十个人,端看你怎么选择你的样本,你想回答什么样的研究问题。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质化研究如何选择样本,可以参考前文:质化研究样本的选择。

你可以针对一个人作深入的研究,也可以针对几个人作研究,找出这些人相同/相异之处进行比较。

所以重点不是你的样本数要有多少,而是:你的样本是否能支持你回答你的研究问题。

具体说一个例子,让大家了解。我认识一个教授,他的博士论文采用case study approach,针对三个个案进行分析。他搜集资料的方法是用ethonography (民族志),追踪这些使用者超过一年以上的时间,进行多次访谈与观察。

他的博士论文,因为资料量太多,最后只针对一个个案进行分析。你说他写得不好吗?他的博士论文没多久就出版成书了,而且一毕业就找到工作,现在拿到tenure了。

你可能还会好奇:那一个个案能写多少paper?我可以告诉你:这位教授用这个个案的资料,发表超过十五篇以上的期刊与专书文章。

所以还是老话一句:样本数并不重要,而是这些资料是否能支持你回答你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