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黑糖姜汤、梨子、白萝卜汁到鸡汤,民间流传已久的感冒食疗不可胜数,雅惠这次的感冒来势汹汹,吓坏了公司的同事们。一日不见,雅惠拖着喉咙痛、流鼻水、发烧的虚弱身体,几乎没办法工作。她以为喝点人参茶可以补充元气,没想到病情反而因此加重,喉咙痛、头痛得更厉害。
气温遽降的感冒流行季节,各式各样预防或缓解感冒的食疗,纷纷应景出炉。
从黑糖姜汤、梨子到白萝卜汁、人参等,这些民间流传已久的感冒食疗,有些确实可以纾缓感冒症状,但错误使用,也会让感冒症状加剧。
感冒时该怎么吃?
“要吃对体质,吃对时间,”对于食疗养生相当有研究,中西医师廖桂声认为,感冒食疗应该跟着病程而转变,有些食疗可以平时调养,但碰上发炎或已染上流行感冒时,就要避免。
一般出现咽喉肿痛、鼻涕或痰液黄稠、发热高烧等炎症反应时,不宜使用补药,如人参、当归、黄耆及麻油等,以免火上加油,让病情加重。
冬令进补的当归鸭、麻油鸡、姜母鸭或姜汤(老姜、干姜汤)等,会加速血液循环,发炎反应期间不要轻易尝试。
发炎期间可以补充一些水果或果汁来“熄火”,如中医理论偏寒凉的水果如西瓜、橘子等。
新鲜梨子磨汁,可以生津止渴,缓解口干舌燥;其他像西瓜、甘蔗、莲藕汁、椰子汁等,都具有解热作用。
此外,传统中医古籍记载的葱豉汤,除可缓解头痛鼻塞,对于发烧的人也有帮助,林口长庚医院中药药局主任杨荣季提到。
取青葱葱白部分,加上淡豆豉(传统市场可以买到,呈淡褐色)煮汤,葱白具有发汗功效,发酵的豆鼓则可补充蛋白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