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制
1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总装备部副部长牛红光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雷凡培的陪同下,到一院调研长征五号B、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研制进展情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袁洁等参加了调研。 牛红光对两型运载火箭前期的研制工作表示肯定,认为研制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成绩显著,组织领导坚强有力,研制队伍付出了辛苦的努力
“博福斯”57毫米舰炮是瑞典博福斯公司研制的口径57毫米单管高平两用舰炮。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1980年6月在国际海军展览会上展出该炮模型。80年代初期研制完成,1985年正式装备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船舶七零二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颜开表示,目前“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已经顺利结束了研制阶段,将从2013年开始进入到第二个阶段,即应用阶段,真正用于海洋科学考察研究。在未来1至2年间,将研制“蛟龙号”的后续型号,实现几个关键部件的国产化研制,达到4500米水深的潜水能力。 颜开说,进入到海洋科学考察阶段后,“蛟龙号”将主要进行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烟囱(海底板块之间喷出的金属热液硫化物)、可燃冰等海底资源的考察;今年夏天还将到太平洋进行考察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2019年2月13日电 俄罗斯副总理尤里·鲍里索夫办公室对卫星通讯社表示,俄国防部”时代”军事创新科技园将开始研制新物理原理武器、小型航天器和用于探测水下目标的系统。 他13日将到访”时代”军事创新科技园,参观各个平台并举行有关组织各高校和国防工业综合体企业与国防部在完成”时代”平台上研究中相互协作的会议。 据副总理办公室所称,科技园活动范围内计划再加入6个前景研究方向:研制小型航天器,新物理原理武器,军用地理信息平台,探测目标的水声系统,完成水文气象和地球物理保障任务,研制用于开发武器、军事和专业技术设备的人工智能技术
日前,山西平阳重工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的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应用3D打印技术对某产品涡轮发动机研制”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该项目针对某型涡轮发动机核心部件后腔体前期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的问题,通过结构优化,采用3D打印技术及控制变形工艺,有效缩短该部件研制周期,提高合格率,保证产品质量,并通过性能试验及功率试验验证考核。该项目的成功研制,打破了传统工艺对设计思路的束缚,为复杂结构零件的快速研制提供了借鉴,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科技日报北京11月14日电 (记者付毅飞 通讯员徐英淑)记者今天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获悉,该集团公司二院23所日前签订“远望七号”测量船船载北斗探空系统的研制合同,将为“远望七号”执行任务提供高可靠气象服务。 “远望”号是中国航天远洋测控船队的名称,主要负责对火箭、卫星、飞船等各类航天飞行器的海上跟踪测控任务,并与任务中心进行实时通信和数据交流,准确测定火箭、卫星、飞船的着落点。目前在役的“远望”号有6艘,其装备采用了当今航天、航海气象、电子、机械、光学、通信、计算机等领域最新技术
本报讯(记者杨清波 通讯员李镜)由重庆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牵头申报的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球形聚焦集声系统研究”于近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批准,项目资助强度6000万元。这标志着重庆市已跻身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的“国家队”,也是该市迄今获资助额度最高的基础研究类项目。 记者在采访中获知,重庆医科大学教授王智彪带领团队研制了第一台拥有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科研设备,获得教育部创新团队、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荣誉
戚发轫,空间技术专家,神舟号飞船总设计师,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主持了东方红一号研制,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研制,东方红三号第二代通信广播卫星;主持神舟号飞船总体方案,作为总设计师在解决卫星和飞船研制过程中的重大工程技术问题上发挥了指导和决策作用,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一等奖、三等奖各1次,航空航天部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2021年7月16日,由2022世界杯竞猜工程有限公司与外部单位联合研制的反应堆冷却剂泵(以下简称“核主泵”)流体动压轴封样机,顺利通过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在四川成都组织召开的鉴定会。 鉴定委员会专家听取了研制单位的总结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现场查看并见证了样机部分性能试验。经过质询和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研制单位完成的国内首台(套)自主研制“百万千瓦级核电站轴封型反应堆冷却剂泵流体动压轴封组件”,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在核电站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