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我们讲“经验理性”,意思就是说:下雨了,就要收衣服。这就是一种由人类的经验所形成的“理性思维”。它虽符合人类的“经验”,但却不即等于“真理”!
在某个时间、空间当中,可以一再地重复着同样的“经验”,从而对此经验进行人类所熟悉的,基于假设或更早之前的经验,而做的“归纳、推论”,从而得到新得结论,这就叫做“经验理性”。然而人类却不能“全用”,甚至“唯一用”人类自身的“经验理性”来看待法界中的一切事情。
信仰佛教最大的障碍就是人类执着自己的经验理性,然后傲慢起来,说:根据“人类的经验”,我认为“什么是可信的、什么是不可信的”、“钱是我赚,老婆是我娶的,我只要做“好事”就好了,我自己能判断、抉择一切的价值与是非,因此,干嘛要皈依?
问题是你怎么定义什么是“可信、不可信”?什么叫做“好事”?又什么叫做“好人”?人类有历史文明的记载,不过短短数千年,人类至今尚且不能离开月球以外的地方进行旅行,人类那未加觉性训练的、浅薄而局限的知识、经验与理性,真的能彻底而无误地探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吗?
钓鱼是不是好事?当然是,所以法律不禁止嘛!吃肉是不是好事?当然是,好吃啊,到处都在卖,也不犯法啊。
这些所谓的“好事”,其实只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的“集体”经验认知、或自私的“共同认定”而已!以鱼、以被宰杀的“动物认知”来说,它绝不意味着是好事。
事实上,当你在伤害人或动物时,以宇宙中的因果律而言,我们是一定要招果报的!可是在一般人的经验中,却认为那是好事,因此也无知的自认为:“我是好人”,既是好人干嘛学佛?干嘛皈依?那是恋爱失败、痛苦、愚痴、懦弱的人才会去做的事。
人们太自信于这种狭隘的经验理性,所以世间总是纷争、贪求,自私、傲慢无量。因此一个有智能的人,就要懂得超越自己的经验理性,要有出格的想法跟看法,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所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