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房价回到2013年水准,大安、信义每坪均价更跌破2013年。 (本报系数据库)
根据实价登录统计,台北房价高点均落在2014年,之后反转向下修正,若以2016年房价来看,台北房价约已回到2013年水准。其中,台北蛋黄区大安、信义已跌破2013年水位,新北双和、板桥、淡水等地房价也距2013年防线,也仅1%的差距。
永庆房产集团业管部资深经理谢志杰表示,近年来公告地价、公告现值调涨,加上囤房税开征及2016年房地合一上路,让短期投资客淡出市场,造成房价走跌,交易降温,今年以来政府打房政策缩手,买气略有提升,市场回归供需基本面,目前房市以自住撑盘,房价缺乏上涨动能,房价仍持续缓步修正。
观察各行政区的房价变化,以台北市来看,蛋黄区中的大安、中山、中正、松山与信义五个行政区,蛋黄区房价均已跌回2013年的房价水准,其中大安区2016年房价已与2012年相当;而信义区房价更是比2012年更低,已跌回2012年之前的房价水准,房价更往买方满足点靠拢,蛋黄区领跌效果明显。
谢志杰指出,蛋黄区是台北市最精华区块,过去房市在上涨波段时,房价快速飙涨,但在政府限贷、查税、加税等积极调控措施后,短期投资客退出市场,房市回归基本面,过去由投机炒作带动所造成的超涨趋势终结,价格亲民、实惠产品与物件,才吸引民众青睐,让蛋黄区房价应声走跌,跌势明显。
而市郊区的房价,以士林区为例,去年房价为平均每坪53.5万元,仅比2012年每坪高1.8万元,显示士林区近四年的涨幅几乎归零。其余行政区房价与2013年相较,差距都在正负每坪2万元之间,整体而言,台北市房价已跌回2013年前的水准。
至于新北市,中和、永和、淡水三区2016年房价与2013年房价仅有1%内的差距,而去年破盘建案抢市的板桥区,也仅较2013年房价高1%,显示新北市这四区房价已与2013年相当。
谢志杰表示,板桥、中和与永和是新北第一圈,一直以来都是民众购屋的热门区域,也是建商争相推案的重点区块,但在投资客退场后,仅靠刚性需求支撑房价,上涨动能减,加上建商推出新案以去化库存为首要任务,破盘抢市,让利风潮成形,引发比价效应,中古屋屋主也必须让利才有机会成交,因此,即使是新北市的精华区域,房价还是难逃跌价的命运,已跌回四年前的水准。
谢志杰认为,房价在历经约三年的走跌后,开始步入休养生息的盘整期,虽已摆脱急跌期,但跌势不会这么快结束,虽然今年房市呈现小阳春,但市场以自住需求为主力,价格弹性小,缺乏追价意愿,虽然台北房价大约跌回2013年水准,但买方期待跌更多,房市底部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