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80年左右盲文传入日本,1890年东京盲哑学校的石川仓次根据布莱尔的6点盲文原理发明了假名盲文,该假名盲文作为日本的盲文被广泛使用。日文盲文中没有汉字,只有假名,且不区分平假名和片假名。
あ行是假名的基础,采用①②④点的不同组合分别表示あ、い、う、え、お,采用③⑤⑥点的不同组合分别表示不同的辅音。
五十音图中的假名(元音和清音)用1方表示,拨音、促音和长音单独用1方表示,浊音、半浊音和拗音用2方表示,拗长音用3方表示。
用2方表示,在第一方中用⑤点表示浊音,用⑥点表示半浊音。例如:
对于ば行以外的が行、ざ行、だ行的浊音,情况类似。
用2方表示,在第一方中用④点表示拗清音,用④⑤点表示拗浊音。例如:
对于か行和が行以外的拗音,情况类似。
从以上可知:日语的单个盲字对应于单个假名,假名是音节文字,相应地,日语盲文的最大特点之一是音节文字。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盲文,单个盲字仅表示单个辅音或元音字母,因此是音素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