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去台北参观辅具展,看到不少复健仪器针对高龄者安全模式去设计,不过多是下肢复健为主,刚好跟厂商聊到肺部复健越来越受重视,是否有相关发展计划,厂商立马表示研发中,且马上被询问了肺部复健上肢着重在那些地方。加上最近青壮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来门诊也很关心这些问题,因此,根据欧洲胸腔医学会和英国及澳洲的指引,将目前肺部复健的建议整理如下。

长度:6-12周 (通常12周后比较能看到成效)

下肢肌力训练:一组10个,一周2-3次,中间至少休息一天,(高重量,低重复性)训练图示如连结。

上肢耐力训练:一组15个,每周四到五次,包含2-3次有人监督,其他可在家训练 (主要是手臂训练,低重量高重复的有氧训练)训练图示如连结。

上肢肌力训练:一组10个,一周2-3次,中间至少休息一天,(高重量,低重复性) 训练图示如连结。

太极:42名病患,12周每周五天每次30分钟的组别中,肌肉强度上升,折返步行测试,心情,健康状态自评均改善。太极运动需氧量大概是是身体最大需氧量的六成,相当于一般下肢肌力训练,且容易在家里自行操作。

肺部复健需要有人监督指导,才能在家里正确执行,且肺部疾病病人因运动时容易有喘,呼吸困难的现象,因此一开始更需要有专人指导适宜的运动处方,经学习后再开始家里的复健,会有比较好的成效也比较安全。对于不容易取得运动处方和专业指导的病患,学太极是另一个选择,效果接近下肢肌力训练,但整体而言,运动内容最好包含上下肢肌力和耐力的训练,因此,在家里可以先从步行耐力训练搭配太极肌力训练开始。

前一篇文章她说:“当一切幻灭,一切就幻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