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是骨骼和牙齿发育所必须的矿物质。人体对钙的需求量取决于骨骼对钙的需求量。钙在人体并非以固定形式存在:食物中的钙会输送给血液,血液输送给骨骼,骨骼再不断输出钙,最后经肾脏由尿液排出如此循环。一旦钙质的输出比输入多,就容易导致缺钙,青少年表现为发育不良,老年人表现为骨质疏松。

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是骨骼组织的发育,尤其需要从母体内汲取营养,否则胎儿将来就有可能出现先天性佝偻病,比如鸡胸和O型腿。另外,钙对胎儿的智力、神经系统、心脏节律、血液凝结能力的发育也很重要。

孕妇缺钙的可能极大,因为孕妇不但要供给胎儿发育所需的钙,还要满足自身新陈代谢所需的钙。尤其是当胎儿正吸收大量的钙、但孕妇本身并没有及时补钙时,就会造成孕妇更严重的缺钙症状。

缺钙的孕妇会出现骨骼和牙齿脱钙,进而引发牙齿脱落、骨质疏松等症状;同时,为了保证孕妇体内血液中钙含量的正常,孕妇自身骨骼会输送出大量的钙,因而引发骨盆和关节疼痛,更甚者还会出现骨软化症和骨盆变形,导致的严重结果就是难产。

钙对神经系统的发育也很重要,因此,孕妇一旦缺钙,其血清中的钙含量也会减少,从而引起孕妇神经兴奋性增高,可能出现肌肉抽搐的症状,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抽筋”现象,此外还会出现肢体麻木、失眠等症状。缺钙还会导致孕妇在生育过后身体出现其他后遗症。

孕早期的钙需求量与成年人基本相同,为每天800mg,因此每天250ml的鲜奶或酸奶加上正常的饮食,就能满足孕妇每日钙质需求量。孕中、晚期时,由于宝宝的快速成长,孕妇对钙的需求量也开始增加,为每天1000-1200mg,所以此时每天除了喝500ml的鲜奶或酸奶,还要通过食物、药剂补钙。

1.奶类。除了有乳糖不耐受症状的孕妇,其他孕妇都应该每天喝奶,因为奶中的钙含量较高,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此外,还可以多吃一些奶制品,比如酸奶、奶粉、奶酪等。

4.影响钙吸收的食物。菠菜、苋菜、竹笋、大米、白面、碳酸饮料、汉堡、披萨、动物肝脏、炸薯条、过多的盐。这些食物中含有影响钙质吸收的成分,因此在吃补钙食物时,最好不要跟这些食物同吃。

食补是补钙的最好方式,如果食补依然不能满足钙需求,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钙药剂。

1.如何选择。选择钙剂的时候,不能单纯地看钙含量,还应综合考虑钙剂的溶解度、吸收度、价格等。建议选择含维生素D的钙片,以促进钙的吸收。

2.服用须知。服用钙片不能用茶水,服用之后也不能立刻喝茶。

多次补钙比一次性大补效果要好。比如500ml的牛奶可以分2次喝,每天吃2-3次钙片。

草酸、植酸会影响钙的吸收,进食后过一段时间补才合适,而后半夜和早晨的血钙浓度低,也是适合补钙的时间。

3.补钙的同时也要补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帮助钙在骨骼中沉积的同时,减少钙通过肾脏的排出量。而且孕妇补充维生素D,还有利于预防小儿佝偻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有:奶油、蛋黄等。

补充钙的来源有很多,如果长期选择扇贝壳、牡蛎壳之类的来源,因为环境污染的原因,可能会引起重金属中毒。所以建议选择较为纯净的碳酸钙,它不含糖、脂肪和胆固醇,适合孕妇食用。

过度补钙会影响其它营养的吸收,可能出现胎盘老化、羊水减少、胎儿头颅太硬等情况,导致产程延长,或可导致孕妇出现便秘、高钙血症等病症。因此要在医嘱的指导下科学补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