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籼稻风头大减,优质品种依然有机会

对于2023年三大主粮市场来说,稻谷是最没有悬念的,也是走势最强的品种,尤其是作为稻谷其中一个品类的中晚籼稻更是大出风头,从2022年秋粮登场以来,持续保持着上涨的趋势,进入2023年4月份以后市场价格更是出现了一波快速拉升,最高成交价超过了3000元/吨,优质品种更是一货难求。

从上图2023年3月底开始投放的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成交统计表来看,虽然目前最低收购价中晚籼稻主要标段都集中在2018年产,品质非常一般,但相对于最低收购价粳稻和早籼稻来说,成交率却是最高的,这意味着中晚籼稻的市场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缺粮尤其是缺好粮的格局已经形成了。
如果说上面这张统计表有泛泛之嫌,体现不出品质差异的话,那么下面这张2023年安徽省省市县三级储备中晚籼稻轮出销售的统计表就非常直观地体现出中晚籼稻优质优价的特征了。

从这张统计表上我们可以明确看出几个特点,一是成交率超过80%,属于市场需求非常旺盛的,其二是传统优质产区和2021年产的中晚籼稻的成交价都很高,以标红的成交标段来说,成交均价都接近了2900元/吨,折合出库成本也接近了3000元/吨,对于安徽这个中晚籼稻主产区来说,确实是2023年三大主粮中最强势的品种了。
虽然说中晚籼稻市场保持强势,但从上图我们也能明确地看到,自进入6月份以后,除特例之外,成交均价相比之前是呈下降趋势的。结合接下来新季稻谷的接踵登场,中晚籼稻的供需面有可能会出现转换,因此后面中晚籼稻大概率会风头大减,之所以这么说,有以下几点理由:
政策性储备中晚籼稻投放加码
进入6月份后,按新作中晚籼稻国庆节后全面登场计算,满足架空期的政策性储备中晚籼稻会加码投放,而且基本是20年和21年产的稻谷,品质比最低收购价稻谷要好的多,那么中晚籼稻的市场供应面将会宽裕,供需矛盾将会大大弱化。
新季早籼稻低调登场
进入7月中旬,2023产季早籼稻已经低调登场,部分区域种植长颗粒的习惯依然难以改变,虽然同比已经有所减少。同时目前距离8月中下旬也就不到1个月时间了,以长颗粒为主流的再生稻和早熟中晚籼稻也会大量登场,品质比晚籼稻差是客观存在的,但从数量上来说会冲击品质一般的中晚籼稻市场。
大米传统消费淡季到来
中晚籼米的市场需求基本集中在长江以南和东南沿海地区,目前正值盛夏高温时节,大米消费进入了传统淡季,那么整个市场需求也会下降。更何况因为天气炎热,无论是大米加工企业还是经销商都存在着原粮和大米成品安全储存的难题,更重要的是对于大米加工企业的销售历史,铁路运输和海运运输方式已完全不适合,只能选择成本更高的汽运运输方式,这对利润率较低的中低端中晚籼稻来说,成本是很大的压力。
优质品种依然有机会
对于经营中晚籼稻的优质品种的品牌大米加工企业来说,不仅利润率较高,可以部分抵消成本抬升的压力。更重要的是目前我们中晚籼稻市场属于严重缺好粮,新作早籼稻的长颗粒和再生稻、早熟中晚籼稻虽然优质化后品相也不错,但生长期短、经历高温洗礼的特性并不能改变口感的差异,因此只能作为优质中晚籼稻的勾兑品种使用,真正能体现出价值的还是优质中晚籼稻,因此在9月中下旬之前,优质中晚籼稻市场依然有机会,市场价格还是会保持坚挺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