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晚籼稻市场价格走势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9日,全国秋粮已收获6.72亿亩,进度已达51.5%。


稻谷是我国第一大口粮品种,产量仅次玉米,约占粮食总产量的31%左右。在稻谷中,早稻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13%,中晚籼稻产量约占稻谷产量的87%。

今年我国虽然遭遇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但早稻已获丰收。据国家统计局公告,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5.1千公顷(7132.6万亩),比2021年增加21.0千公顷(31.5万亩),增长0.4%;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914.3公斤/公顷(394.3公斤/亩),比2021年减少3.8公斤/公顷(0.3公斤/亩),下降0.1%;全国早稻总产量2812.3万吨(562.5亿斤),比2021年增加10.6万吨(2.1亿斤),增长0.4%。

从当前情况看,中晚籼稻丰收在望。

陆续批量上市的中晚籼稻市场价格走势如何?总体来讲就是“两强两弱”,市场价格波澜不惊,下面进行多角度透析。

优强普弱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优质稻米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近年来,我国有关部门着力提高优质稻的种植面积。但是,国家一级优质稻的单产不高。一般来讲,国家一级优质稻的单产量比普通杂交稻单产大约低40%至60%。

由于单产的限制,受到消费者热捧的国家一级优质稻种植面积始终难以扩大。

“物以稀为贵”,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国家一级优质稻的市场价格远远高于普通杂交稻的市场价格。目前,我国南方普通杂交稻市场价格大约在每市斤1.30元左右,而国家一级优质稻,如野稥优的市场价格则在每市斤1.80元左右。

籼强粳弱

在中晚籼稻的两大品种中,过去一直是“粳强籼弱”,近年来由于主产区东北粳稻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粳强籼弱”逐渐被“籼强粳弱”所替代。

自2017年以来,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比重,从17%,上升到2021年的19%。而东北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6.9% ,因此东北生产的粮食绝大多数需要外销到1000多,甚至2000多公里的南方。这就决定了主要种植粳稻的东北地区收购价格受到限制。目前,东北粮食生产最大省,也是我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省的粳稻收购价格仅在每市斤1.30元左右,10月9日黑龙江省伊春铁力粳稻收购价格仅在1.28元/斤。

在拍卖市场,稻谷的成交率一直低迷。自3月8日开始国家每周投放最低收购价稻谷拍卖,截至9月27日共计投放最低收购价稻谷2940.6万吨,实际成交65.4万吨,成交率仅为2.2%。

据国家发改委监测,9月下旬粳稻米市场价格3752元/吨,比元月上旬3805元/吨,下跌53元/吨,下跌幅度1.4%。可以说粳稻米市场价格自今年初以来直线下降。

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中晚籼稻大批量上市后,粳稻的市场价格有可能还有下降的可能性。粳稻产量第一大省黑龙江省有可能再次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而南方中晚籼稻(符合国家质量标准)已经处于最低收购价之上,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