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教科处将围绕“认识再提高,制度更完善,队伍再培养,教研重实效”的思路继续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本着为学校的发展服务,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检测、督导、服务”的职能,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加强教学常规的过程管理和落实,加强校本教研,突出教研实效,提高教学效果,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1、坚持完善并搞好教科研常规过程的落实,突出集体教研的实效。

2、加强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引领教师走内涵发展之路,大力培养骨干、新秀、名师队伍。

3、加强对课题研究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实效性。

(一)加强科室服务意识,切实搞好教研管理。

制定好本学期教科研计划,拟定工作要点,提高自身教研管理素养,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一切以教师成长为本,探索学校教科研工作新办法。

1、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项校外培训,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更新理念,组织骨干教师参加省、市两级的教科研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学习先进经验,提高科研认识,通过创造条件不断加速教师的成长。

2、不断加大校本科研培训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全面关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

3、继续实施教师结对的“青蓝工程”,加快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成长。对于教师的新老结对,教科处制定出明确的目标,继续通过网络博客监督结对培训的过程,学期末进行评估和青年教师达标课的验收。

4、继续实施名师带动战略,充分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名师讲座,公开课等形式,在全校推广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用的教学经验,带幼学科教师整体发展。

5、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参加各类的教学技能比赛。

6、坚持开展教学基本功培训活动,组织普通话演讲比赛,书法赛等。

教研组是教师教学研究的主阵地,是教师成长成材的摇篮,是研究文化的核心。教研活动要在“实”与“新”上下功夫,激发教师参与教研的主体意识和创造热情,鼓励教师全体交流,共享成果。

1、各教研组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拟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

2、精心组织好教研组的活动,提高活动质量,增强活动的实效。活动要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等,及时填写活动纪录(各年级的活动时间错开,高一、高二、高三分别在周二、周三、周四完成)

3、教科处重点加强对备课组集体备课的规范性,针对性,有效性的检查督导和服务工作。

内容包括集体备课、听评课活动、观看教育理论视频、教学课例视频、邀请专家讲座、交流讨论以及本校骨干教师的教学课堂实录等,教研活动要有实效性,内容要有针对性,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推门听课是听评课活动的一种辅助形式。本学期,学校领导和相关人员将随时听推门课,要求老师们备好、上好每一节课。

9月份: 1、组织教师制定好本学期教学计划、教研计划。

2、组织教研组长讨论如何提高集体教研的实效。

3、组织各年级教研,第一次理论学习。

5、推进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开展。

6、整理材料,迎接省规范化学校验收。

7、开始印发教研通讯、优秀教学案案例等。

8、组织参加市高三一轮复习研讨。

2、青年教师各项检查开始,进一步加强教师博客质量。

2、组织各教研组做好期中调研测试和分析总结。

3、教研活动和听评课活动的落实。

12月份:1、组织本学期第三次理论学习。

元月份:1、组织好各学课的复习工作。

3、教师各种业务荣誉的统计和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