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报讯】患骨质疏松大部分为停经妇女,大多数在五十至六十岁之间发生,较常见于停经妇女。男性也有机会患上骨质疏松,但男性骨质减少约百分之十二,而女性骨质则会减少百分之二十五之多,原因是停经后,女性贺尔蒙分泌大减,造成骨质大量流失。
骨质疏松是一种“隐性”疾病,不少患者也不知道骨质正在不断流失,往往待发生骨折情况求医,才发现原本坚硬结实的骨骼,已经变得脆弱易碎,只是轻轻的碰撞,便已经造成骨折。此外,由于骨质流失,有机会令负责支撑上身的脊骨坚固力度减低,而造成驼背及身高下降等问题,有的可能因此求诊而可以及早发现,但有的则误以为这是年龄增长的自然现象而掉以轻心。
事实上,待出现病征才求诊并不理想,尤其是因骨质疏松发生的骨折也比较棘手,由于骨折的碎块可能较多,愈合过程更困难,有的甚至引致一定程度的伤残,因而大大影响正常身体功能及活动能力;还有因骨折而造成长期卧床,也增加出现相关并发症的机会,故此骨质疏松不应待发生骨折才开始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远较有骨折后才治疗更加有效,所以更年期妇女应及时补充流失的骨质,方法可从平日饮食上着手,例如多进食钙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牛奶、鱼肉、豆类、豆腐和一些绿色蔬菜等,并要避免过多烟酒及咖啡,另外,多做带氧运动及适量晒太阳也可有助补充骨质。妇女停经后可接受骨质检查,标准用的骨质密度仪检查,可准确地诊断骨质疏松症。如检查后发现骨质密度过低或已经出现身高“缩水”及驼背的情况,应尽快求医治理。